日本6成上市企業上半財年增益
2015/11/03
對企業收益構成支撐的是日元兌美元貶值、北美市場需求旺盛以及入境消費。10月30日,TDK發佈4~9月的稅前利潤為440億日元,猛漲60%左右。北美和中國的智慧手機零部件銷售出現增長。日元(1美元約兌122日元)大幅貶值18日元也將營業利潤推高了約140億日元。
化粧品廠商高絲由於入境消費的帶動,在4~9月的收益增長了75億日元。經常利潤增至2.3倍。高絲董事澀澤宏一表示,「期待下半財年繼續保持強勁勢頭」。
對於原料進口量較大的製造業來説,資源價格下跌也構成利多。由於石油化工産品原料輕油(naphtha)的價格下跌,住友化學的經常利潤增長了9成。
最典型的是大型鋼企。中國內需低迷,大量過剩鋼材湧入亞洲其他國家。受此影響,鋼鐵行情出現惡化。神戶製鋼所7~9月的經常利潤同比下滑了近一半。海運公司運輸鐵礦石等的散裝船運費低於成本,川崎汽船7~9月的經常利潤大幅下滑了9成。
由於影響出現擴大,電裝在10月30日將2015財年(截至2016年3月)的稅前利潤預期下調了310億日元,改為3830億日元,增長率預期3%。由於中國汽車市場趨於冷淡,電裝將亞洲的營業利潤預期從此前的增長40%下調至增長20%左右。
中國等新興市場的經濟減速波及到全球,歐洲企業7~9月也出現減益。雖然日本受日元貶值和入境消費等固有因素支撐,但其前景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