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姐——從援蔣通道到中緬經濟要衝
2016/09/26
昔日的「援蔣通道」
從撣邦北部中心城市臘戍出發,在險峻的山路上行走4個小時,穿過人跡罕至的深山後,眼前突然出現一片高樓林立的街區。這裡就是緬甸的最大邊貿區木姐。木姐與中國隔河相望,河邊上撣邦政府和大型房地産公司New Star Light Construction正在飛速建設中央商務區(CBD)。
![]() |
在中國瑞麗對面的國門處,申請短期居留簽證的人排起了長隊 (木姐) |
這塊120公頃大小曾經是草地的地塊上,將耗資1000億緬元(人民幣約5.5億元)建設購物中心和高級住宅區。工程計劃在2022年竣工,但核心設施已基本建成。法國著名的雅高酒店集團也將進駐,並將在2018年前開設一家擁有約200間客房的酒店。部分中資餐飲連鎖店也開始了營業。相鄰地塊上則將建設批發市場和大型展覽設施。
![]() |
抗日戰爭時期,英美兩國向國民黨政府提供的援華物資經這裡運往中國,也就是曾經的「援蔣通道」。但木姐在上世紀60年代以後成了緬甸政府軍和少數民族武裝持續衝突的地區。緬甸軍政府不希望外匯流失,因而限制進口,導致木姐僅成為緬甸産木材和翡翠的小型集散地。
轉機發生在2000年代後半段。重視與中國關係的緬甸軍政府開始轉變政策,鼓勵與中國開展邊境貿易。木姐成為中國消費品和建材湧入緬甸的轉机站。
2015年度經由木姐的貿易額約為54億美元,是5年前的4倍。緬甸的邊境貿易中70%~80%在木姐進行。
中方建設汽車工廠
在2015年春季投入使用的出入境管理設施前,前往中國的緬甸人排起了長龍。只需花1000緬元(約合人民幣5.5元)簽證費,就可以在中國停留7天時間。來自緬甸中部馬圭省的科陶(音譯)在瑞麗一家建築公司打工,並利用打工時學會的中文做兼職翻譯工作。工資高的時候每天能拿到2萬緬元(約合人民幣110元),是仰光工人平均工資的2~3倍。
儘管沒有統計數字,但住在木姐、工作在瑞麗的人數正在迅速增加。木姐的官方人口數字約為12萬人(2014年),而從中國下班回來和從周邊流入的勞動人口被認為就超過10萬人。
瑞麗方面也開始吸收木姐的發展成果。北京汽車集團於2013年後,正在瑞麗建設年産15萬輛的整車工廠,計劃最快在2016年內實現部分投産,投資金額預計約為36億元。北京汽車計劃利用緬甸的廉價勞動力,將該廠作為向東南亞進行出口的基地。木姐有望繼商業之後,與瑞麗緊密連接,成為零部件産業等製造業的集散地。
![]() |
新政府的政策東風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2015年開工建設連接緬甸西部皎漂港和中國內地的油氣管線。準備把相當於中國石油進口量十分之一的中東産原油從印度洋開始進行陸上輸送,木姐將成為管線的重要轉運中心。另外進行人民幣與緬元交易的大型貨幣交易所也在邊境地區開業。該交易所由希望使人民幣國際化的中國政府主導。
緬甸國家顧問翁山蘇姬領導下的新政府再次強化了重視中國的姿態,希望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並進一步推動兩國貿易。借助這一政策的東風,曾經是援蔣通道上要衝之地的木姐時隔70多年再次吸引了各方關注。
如果與中國的人員、物質、資金流動變得更加活躍,這條曾經的援蔣通道將作為重要的貿易之路,成為緬甸新的經濟支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緬甸木姐 松井基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