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不可避免?
2018/02/22
美國川普政府2月16日宣佈,鋼鐵和鋁産品的進口增加構成安全保障上的威脅,開始對進口限制方案進行具體討論。美國總統川普將在4月之前決定是否採用商務部當日發佈的限制方案。雖然方案的最大目標是中國,但包括日本在內的所有國家都將成為對象。如果以安保為由啟動罕見的進口限制,將給他國以採取對抗措施的口實。有可能發展為無序的「貿易戰爭」,全球貿易或將出現嚴重混亂。
![]() |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強調了進口限制方案的正當性(1月,AP) |
中國商務部17日針對美國的鋼鐵與鋁的進口限制方案發表了談話。中國反駁稱,「美方的調查結論毫無依據,與事實完全不符。如果美方最終的決定影響中國利益,中方必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利」。對於美國以安全保障為由展開調查,中方批評稱,「‘國家安全’範圍十分廣泛,缺乏統一界定,極易造成濫用。如果各國仿傚美方做法,將對國際貿易秩序造成嚴重影響」。
「安全保障是非常寬泛的概念,這是完全妥當的判斷」,美國商務部長羅斯16日強調了提出鋼鐵和鋁産品進口限制方案的正當性。
關於鋼鐵産品分為3個方案,包括(1)對所有國家徵收最低24%的追加關稅;(2)對巴西、中國和南韓等12個特定國家徵收最低53%的關稅,對其他國家設置與2017年實際相同的進口配額框架;(3)對所有國家設置相當於2017年實際63%的進口配額框架。此外,鋁産品也將對來自所有國家的進口徵收最低7.7%的關稅,提出了與鋼鐵採取相同框架的3個方案。
例如,對於鋼鐵的(2)方案,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甘思德(Scott Kennedy)表示,「能清楚看出對不公正的貿易夥伴國施加制裁的關係」。雖然實際上限制進口量的效果低於其他選項,但方案(2)容易讓選民看到,還可以在與個別國家的貿易談判中作為交易籌碼。
![]() |
作為此次進口限制依據的《美國貿易擴大法》232條款,賦予了總統以安保為由禁止貿易的許可權。美國的邏輯是,在鋼鐵和鋁産品領域,如果中國等國家的違規傾銷導致國內供給能力下降,維持武器製造和國防技術將日趨困難。因此,鋼鐵和鋁産品也是能源等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材料。
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禁止單方面限制進口,但如果理由是安全保障,可「視為例外情況」。過去美國曾在1982年認定利比亞産原油屬於安全威脅,禁止了進口。在那4年後,美國對利比亞進行了空襲。
不過,此次缺乏朝鮮的核導開發等安保上的緊迫理由。如果美國以安保為由單方面啟動進口限制,勢必引起各國的反對。全球貿易陷入嚴重混亂的風險日趨增高。
之所以不惜冒險積極討論進口限制,是因為川普政府認為佔全球份額一半的中國造鋼鐵的過剩産能已成為問題。商務部長羅斯表示,此前一直對中國徵收的反傾銷關稅等被WTO規則明確認可的措施「只能針對極為有限國家的有限産品」。美國懷疑低價産品正在繞道越南等亞洲各國流入本國,認為需要進一步實施保護主義性的進口限制。
「(由於進口限制,鋼鐵等的)價格或許略微上升,但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就業非常重要」,川普13日在與朝野各黨議員的會議上,嚴厲駁斥了慎重言論。
美國政府明目張膽提出保護主義性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2018年秋季的中期選舉。川普的支援者大多來自老鋼鐵工業區的中西部,可以看出川普是在向支援者展現保護國內産業的強硬姿態,以鞏固支援基礎。此外,還有聲音指出了美國政府的另一個意圖,即通過明確表明對華強硬姿態,在阻止朝鮮核導試驗方面敦促中國採取行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華盛頓 鳳山太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