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組織的爭端處理功能停滯或長期化
2019/12/12
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相當於爭端處理「終審」的高級委員會成員到12月11日只剩下1人,而定額為7人。該委員會陷入了審理無法進行的異常事態。原因是美國拒絕成員的連任和補充。主要國家圍繞世貿組織機構改革的分歧也很明顯,功能缺失可能走向長期化。
![]() |
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記者會的世貿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12月10日,reuters) |
在世貿組織相當於爭端處理的二審制終審的高級委員會,一起案件的審理需要3個人,因此今後在高級委員會,處於審理中的14起貿易爭端將在事實上陷入中途停頓。其中包括印度為限制日本鋼鐵産品進口而徵收關稅的案件。
世貿組織以全體一致作為原則,由於美國拒絕人事方案,自2017年起,高級委員會的成員持續減少。在川普領導下加強貿易保護主義的美國主張高級委員會的判斷觸及國內法解釋等,屬於「超越許可權」,因此一直以強硬姿態對待。
「明天起將無法進行新案件的審理,但成員國將為解決爭端而繼續展開磋商。仍有代替手段,不會因此而終結」,12月10日,在瑞士日內瓦的世貿組織總部舉行記者會的總幹事阿澤維多提出了與成員國展開集中磋商的方針,但未能提出打開局面的道路。
![]() |
隨著世界的貿易量擴大,國家間的貿易爭端正持續增加。在世貿組織,處於審理中的案件2009年為月平均15件,但目前增至約3倍。
美國還在世貿組織的運營預算方面施壓。據彭博通訊社報道,美方11月暗示了阻止2020和2021年預算通過的想法,進行了施壓。美國主張高級委員會的薪酬體系是審理長期化的原因之一,要求大幅減少高級委員會的運營經費和成員的薪酬。結果,屬於慣例的2年預算未通過,僅2020年預算勉強通過。
在有164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世貿組織,成員國之間的利害關係調整陷入僵局,看不到多邊貿易談判(杜哈回合)達成妥協的時間表。世貿組織機構和職能的改革被視為當務之急,但主要國家間的步調並不統一。
歐盟(EU)呼籲加強爭端處理,提出增加高級委員和延長任期。對此,美國認為面對中國企業通過政府補貼等提高競爭力的現狀,世貿組織的爭端處理並未充分發揮作用,存在不滿。中國和南韓等實現經濟增長的國家自己申報為「發展中國家」,進而享受優惠措施,美國要求消除這種狀況。
日本希望逐步改善美國感到不滿的世貿組織的功能,但在獲得眾多成員國同意的基礎上推進的改革進展遲緩。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充當歐盟等「與美國的溝通橋樑並不容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倫太郎 日內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