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發的航空貨物運費正在上漲
2020/08/24
中國至歐美的航空貨物運費正在上漲。上海發往歐美的運費在最近1個月比最近的低點上漲了約1成。新冠病毒疫情導致世界經濟停頓,中國率先重啟生産,供貨正不斷增加。隨著中國恢復生産,日本至中國的部分航線運費也呈現上漲態勢。
![]() |
由於客運航班大幅減少,供不應求的局面仍在持續 |
作為航空貨物運費指標的TAC Index顯示,最新價格8月17日上海發往北美的運費為每公斤約5.1美元。與7月上旬的低點相比上漲13%。漲至新冠病毒疫情前的近2倍水準。
發往歐洲的運費也出現上漲,8月17日達到每公斤約3.1美元。比7月上旬的低點上漲了約10%。
圍繞全球的航空貨物運費,隨著新冠病毒疫情導致各地的客運航班相繼停飛和縮減,客機的貨物空間減少。需求趨於緊張,運費一度接近史上最高點,是平常的10倍。但在世界貨物流動也停滯之後,自5月中旬起持續下跌。
目前,中國出發的運費再次步入上漲態勢,原因是中國的生産活動重啟,可以出口的空間擴大。
從發往北美的運費來看,個人電腦、平板電腦和半導體等與居家辦公需求相關的貨物流動活躍。此外,與汽車相關的經濟活動開始啟動。「在美國,由於封城的影響,當地供應商有很多零部件停止了供貨,作為應急舉措,這些缺少的零部件正在從中國和日本等亞洲進口」,大型貨運代理公司表示。
隨著中國的生産活動恢復,日本至中國航線的部分貨物流動增加。尤其是發往中國廣州的供應緊張,運費比平時上漲了5成左右。
廣州是汽車産業的主要生産基地之一。「在發往廣州的汽車相關領域,有的客戶寧可付更高的運費,也要求在較短交貨期內送達」,阪急阪神國際貨運(Hankyu Hanshin Express)表示。車載感測器等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相關的電子零部件及其構件等貨物流動似乎在增加。
日本航空貨物運送協會的統計顯示,7月日本發往中國的出口量(按混載貨物計算)同比減少11%,降至1萬4064噸。連續5個月同比下滑,但環比增加了1%。在日本發往全球的7月出口量同比減少29%的背景下,發往中國呈現出復甦跡象。
![]() |
但很多觀點認為,在全球疫情忽好忽壞的現狀下,中國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動世界貨物流動復甦仍是未知數。一家貨運代理公司表示,「除了需求難以預測外,客機停飛導致貨物空間不穩定的情況仍在持續,也難以預測數月之後的運費走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內山倫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