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捨小保大」接近中國
2015/10/29
英國首相卡麥隆(右)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大規模的經濟合作達成共識(10月21日,Reuters-Kyodo) |
法國電力公司首席執行官樂維自信地表示:「這是一個好消息,意味著法國核能産業將重振雄風」。近來有關法國核能産業的話題一直比較沉重。最典型的就是到2014年已連續虧損4年的阿海琺(AREVA)。為救濟阿海琺,法國政府將核能産業的指揮棒交給了法國電力。法國電力將阿海琺的核反應爐業務收入旗下,成為超大型核電企業。
欣克利角核電站2座核反應爐的建設費用為180億英鎊。法國電力將出資66.5%,但據法媒報道法國電力最初並沒有出資過半的打算。原因為風險太大。但是期待注資的阿海琺陷入經營困難,中東諸國也拒絕了出資請求。最後,中法兩國就像玩兩人三腳遊戲一樣共同承擔了出資,這個結果究竟是福是禍呢?
核電市場的環境十分嚴峻。除了英國,已開發國家新建核電站的可能性很小。鄰近的法國將在2025年之前將核電依賴度從75%降至50%。電力需求不斷增長的新興國家才是核電産業的活路。尤其是中國,今後每年將新建6~8座核反應爐,到2030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核電國家。對於希望深入開拓中國市場的法國電力來説,此次的合作是加深關係的絕好機會。
那麼面臨的風險有哪些呢?從短期來説是對與中國合作的擔憂。中國並不屬於西方陣營國家,而核能關係到國家的安全保障。布拉德威爾將引入中國産的核反應爐。英國《泰晤士報》稱,由於該地與倫敦相距僅約80公里,英國情報部門向政府發出警告稱:「存在安全保障上的擔憂」。此外,還有聲音擔心法國電力的重要技術將外洩到中國。
從中長期來看,與中國的深入合作可能會自斷後路。這是中國首次在國外建設核反應爐,意味著中國將加入日美法俄等核電出口國的行列。與鐵路和港口等基礎設施一樣,隨著國外訂單業績的增加,中國企業有朝一日或許將席捲非洲等新興市場。
即使冒著如此風險,英法仍要與中國合作。究其原因,兩國少了中國資金的支援,本國經濟和産業將難以維持。可能脫離歐盟(EU)的英國有必要繼續顯示出大國姿態,法國則希望提振國內萎靡不振的經濟。儘管接近中國是一把雙刃劍,但是兩國不得不如此選擇。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巴黎 竹內康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