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不滿讓美國大選颳起非主流旋風
2016/02/03
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德·川普 |
在愛荷華州得梅因市中心舉行的黨團會議的會場,記者遇到了支援桑德斯的女學生裏布·赫爾曼(音譯,18歲)。她舉著一塊寫有「革命將從這裡開始」的標語牌,呼籲「是時候改變那個只為1%的富人服務的政府了」。
「華盛頓(的政治家),你被開除了!」川普在得梅因郊外的一家酒店宣佈了失敗。在這裡,記者看到了襯衫上印有上述文字的中年男性亞倫·莫拉(音譯,47歲)。他對川普表示了期待,「這是令人遺憾的結果,但現在才剛剛開始。他會讓美國變得更好」。
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殘忍的恐怖襲擊威脅也日趨加劇。但是,美國的黨派對立仍未緩解,也未採取行動解決問題。渴望變革的民眾很多都對現在的政治感到憤怒,期待「非主流派」領導人的出現。這就是桑德斯旋風和川普旋風的本質。
民主黨候選人伯尼·桑德斯 |
結果,期待變成了失望,追求真正變革的選民行動看上去正在變得越來越極端。共和黨保守派和非主流派的克魯茲取得勝利也與這股極端狂風不無關係。
但是,這股旋風令人感到危險。由於頻繁發出種族和宗教等歧視性發言,煽動社會分裂,川普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批評,説他是在貶低美國。與此同時,缺乏財源保證、卻描繪全民保險和公立大學免費化等美夢的桑德斯也與民粹主義只有一紙之隔。
「多數人的暴政」。19世紀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在名著《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準確指明瞭民主主義的消極一面。
即便是極端主張,但我們仍不能輕視那些為非主流派投票的人們做出的選擇。不過,有一點確信無疑,那就是全世界都在緊張地注視著美國大選的一舉一動。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華盛頓支局長 小竹洋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