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這樣「威脅」安倍
2016/04/27
![]() |
岸田外相(右)與拉夫羅夫外長在會談前握手(4月15日下午,東京都港區) |
日本外相岸田也在會談結束後的聯合記者會上大談成果:「進行了對今後(北方領土)談判起到推動作用的積極磋商」。
但仔細解讀拉夫羅夫外長對記者的講話,卻顯示出完全不同的情形。
應付日本的慣用説辭
拉夫羅夫首先就領土問題非常肯定地表示:「(日方)必須承認二戰的結果,這一前提沒有改變」。
簡單來講意思就是: 日本在二戰中戰敗,喪失了北方領土,原本是沒有談判餘地的。雖然如此,俄方還是同意進行領土談判,這完全是出於俄方的「善意」。日本必須理解這一點。
這是俄羅斯應付日本的慣用説辭。當著岸田外相的面,拉夫羅夫還進一步斷言:
「要想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必須在所有領域無一例外地推進合作」。
「要想使兩國關係在所有領域都得到發展,就必須排除導致關係不正常的障礙」。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不實現經濟合作,就不同意開展領土談判。第二句話則是指如果日本不解除針對烏克蘭問題而啟動的對俄制裁,兩國關係就不會改善。
![]() |
拉夫羅夫外長4月12日在俄羅斯外交部會見記者,KYODO |
儘管措辭委婉,但其中透露出了維持現狀則難以開展領土談判的威脅之意。
即便如此,日方仍稱此次會談「非常良好,積極向前」,這也並非毫無根據。因為至少從表面上看,拉夫羅夫外長還顯得和顏悅色。
例如,拉夫羅夫就領土談判表明「不論在任何環境下都將繼續對話」。並提及約定簽訂和平條約後交還齒舞群島和色丹島的《日蘇共同宣言》(1956年),表示「願意以此為基礎繼續進行作業」。
熟悉俄羅斯政府內部情況的日俄外交人士進行了如下解讀。
「普丁總統一向是讓拉夫羅夫扮演對日強硬的角色,而自己則顯示出溫和的姿態,以此來動搖日本。克里姆林宮(俄總統府)讓一直‘唱白臉’的拉夫羅夫在領土問題上做出溫和的發言,就是要讓日本産生期待」。
在上一次2015年9月舉行的日俄外長會談中,拉夫羅夫外長在聯合記者會上聲明「俄方尚未討論北方領土問題」,讓一同出席記者會的岸田外相臉面掃地。相比之下,此次的言行的確是溫和了許多。
普丁總統也做出了耐人尋味的發言。4月14日他向俄羅斯記者團表示,「(北方領土問題)有可能在某個時候達成妥協,我認為能夠達成」。
5月上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訪問俄羅斯,與普丁進行會談。俄羅斯是有意在此次會談中答應推動領土談判嗎?
但安倍政府對此表示慎重。日本政府人士認為「普丁政府恐怕不會在領土問題上做出讓步。並且現在的時機也不算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不滿日本對俄制裁
安倍與普丁的關係看似良好,但日俄關係實則暗流湧動。原因就是烏克蘭問題。
![]() |
4月1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在莫斯科回答記者的提問,KYODO |
「儘管受到美國等夥伴的壓力,但日本的朋友仍在努力維持(與俄羅斯的)的關係」,「(但)日本卻在某個階段決定限制與我們的接觸」。
對於追隨歐美啟動對俄制裁的日本安倍政府來説,這已經是明明白白的「威脅」了。安倍政府重視與普丁政府的關係,與美國相比只進行了輕微的制裁。即便如此,俄羅斯似乎仍對此十分不滿。
普丁總統和拉夫羅夫外長一邊向日本施加壓力,一邊頻頻做出讓日本産生期待的發言,這又是什麼原因呢?讓我們再聽聽日俄關係人士的説法。
「俄方的首要目標是盡可能拉攏日本,打破七國集團(G7)的對俄包圍圈。由於日本是今年G7峰會的主席國,因此格外看重日本的價值。另外,普丁總統與安倍握手,也有牽制中國的意味」。
也就是説,日本只是俄羅斯用來牽制美國和中國的「幌子」。
已經多次與普丁進行過會談的安倍恐怕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即便如此也只能投入普丁的懷抱,因為推動北方領土談判只有這一條路可走。安倍5月上旬的訪俄之行看來將是一場困難的外交之旅。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