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各國在南海重回「防守路線」
2017/06/02
面對在南海活動日趨頻繁的中國,東南亞各國正在強化對策,以維持此前實際控制的海域和島嶼。越南允許日本護衛艦停靠金蘭灣,菲律賓也將在南沙群島翻修機場跑道和攏岸設施。在6月2日開幕的亞洲安全峰會(又名香格里拉對話)上,克制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批評的國家似乎很多。在外交上的支援減弱的情況下,東南亞各國不得不重新回到「防守」路線。
![]() |
在越南要衝金蘭灣停靠的日本護衛艦「出雲號」(5月20日,越南,Kyodo) |
5月20日,日本直升機護衛艦「出雲號」首次停靠越南金蘭灣。艦長248米,最多可配備14架巡邏和救援直升機。
此次停靠是日美等共同展開人道支援的「太平洋夥伴關係」演習的一環。處於當局影響之下的越南報紙大篇幅報道了日本「航母」的到來,顯示出越南政府對日本參與的期待。
金蘭灣距離南沙和西沙群島均為550公里,是南海警戒基地的要衝。2016年4月,日本艦艇首次停靠金蘭灣。2016年10月上旬,金蘭灣接受了美國艦艇的停靠,在下旬又有中國艦艇停靠,越南保持了外交平衡。
5月22日,美國向越南提供6艘巡邏艇,24日實施了川普上台後的首次南海「航行自由行動」。31日,川普在華盛頓與越南總理阮春福舉行會談,強調「美國只要國際法允許,將繼續在任何地方飛行和航行」。
美國在朝鮮問題上重視與中國的合作,但在南海保持對中國的牽制,成為東南亞各國的後盾。
在華盛頓的會談之前,美國參議院議員約翰·麥凱恩與越南國防部長吳春歷在河內舉行了會談。越南政府相關人士透露,「美國要求增加停靠金蘭灣的次數」。
![]() |
此外,菲律賓在杜特蒂緩和對華關係的同時,還在加強對主張擁有領土主權的島嶼的實際控制。菲律賓軍方在5月上旬開始向南沙群島的中業島(Thitu Island)運送水泥和木材等建材。菲方將投入總計16億披索建設攏岸設施和維修機場跑道,迅速重啟了數年前被擱置的計劃。
中業島有100多名菲律賓人居住,還有軍隊駐紮。雖然位於中國的「九段線」內側,但菲律賓通過完善島內設施來宣示主權。杜特蒂曾表示將登上該島插國旗,後來又撤回了此言論。杜特蒂為獲得中國的經濟援助而有所顧忌,但對於實際控制下的島嶼將加強主權主張。
印度尼西亞似乎也在南海納土納群島部署了5架空軍F16戰鬥機和3~5艘海軍護衛艦。同時將啟動納土納群島的基地擴建工程,計劃到2017年底之前完成機場跑道建設與軍港擴建。除了計劃部署潛艇之外,還有意從俄羅斯購買戰鬥機。
中國正在穩步擴大在南海實際控制的海域,例如在南沙群島的7個人工島部署防空設備等。美國和菲律賓在新領導人上台後,與中國加強了合作路線。5月,在貴州舉行的中國—東盟高官磋商系列會議上,對中國的「法律約束力」也缺乏進展。
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將以朝鮮為主要議題,應該不會在南海問題上集中批評中國。5月的G7首腦宣言對南海局勢表示擔憂,中國表示了反對。但由於中國在朝鮮問題上的作用十分重要,很有可能會有更多的國家認為不應在香格里拉對話上批評中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內 富山篤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