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蒂經濟學」中的中國力量
2017/05/03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將啟動以基礎設施開發為核心的經濟政策。將在今後3年裏投入3.6萬億披索(約合人民幣4958億元),在馬尼拉首都圈和地方城市建設鐵道網等。關於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將利用通過積極的首腦外交從日本和中國獲得的經濟援助。菲律賓將改善脆弱的公共基礎設施,力爭實現7~8%的經濟增長。
![]() |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 |
杜特蒂政權近期發佈了「杜特蒂經濟學」 政策,成為政策支柱的是基礎設施建設。在為期3年的基礎設施投資中,6成以上資金將投向交通領域。希望通過工程建設等每年創造超過100萬個就業機會。
杜特蒂經濟學的旗艦項目是在馬尼拉建設菲律賓首條地鐵。正在討論借助日本政府開發援助(ODA)進行建設,計劃11月與日本政府簽署協議。此外,還包括從馬尼拉向東南延伸約600公里的南北鐵道南線、地方機場的擴建和完善等大型項目。
菲律賓政府在歸納的6年計劃「菲律賓開發計劃」中提出,中期將把經濟增長率提高至7~8%,貧困率從2015年的21.6%降低至14%。杜特蒂稱「這個國家缺乏基礎設施」,表示脆弱的基礎設施正在阻礙經濟增長。他將自己的任期稱為「基礎設施黃金時代」,計劃改善交通網,實現經濟高增長。
菲律賓將向基礎設施建設分配大量預算,2017年預算中的基礎設施建設費用達到約8600億披索。在菲律賓艾奎諾三世前政權執政之初的2010年前後,基礎設施建設費用僅佔到國內生産總值(GDP)的1.8%,目前提高至5.4%,到2022年進一步提高至7.4%。
![]() |
即便提高僅基礎設施建設費用在GDP中的佔比,菲律賓仍將面臨資金短缺的局面,缺乏的資金將仰仗外國援助。2016年10月,杜特蒂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獲得了24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此外,還與日本官方和民間總計達成了1萬億日元的經濟合作。
東盟(ASEAN)首腦會議4月29日在馬尼拉召開。圍繞南海問題,多國要求提及全面否定中國主張的仲裁庭裁決。這些國家指出,「應提及仲裁結果」,但主席國菲律賓並未同意。
杜特蒂為了獲得經濟援助,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凍結了領土主權主張。為了出席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相關國際會議,杜特蒂將於近期訪問北京,預定將與習近平舉行第2次會談。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遠藤淳 馬尼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