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上的世界「守護者」
2017/07/07
二十國集團(G20)首腦峰會將於7月7~8日在德國漢堡召開。自由貿易的推進、「巴黎協定」的未來將成為主要議題。背道而馳的美國總統川普的言行備受關注,但有人將替代美國扮演自由貿易和防止氣候變暖的「守護者」角色,擴大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他就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 |
習近平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歡迎晚宴上致辭乾杯(5月,北京人民大會堂,Kyodo) |
6月27日,在大連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的開幕式上,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稱讚了中國:「2016年秋季以後,中國發揮著負責任的世界領導者的作用」。
2016年9月的杭州G20峰會、2017年1月的達沃斯論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習近平利用一切機會堅持積極推動全球化和應對氣候變暖的姿態,施瓦布對此表示高度評價。「中國將信守承諾,説到做到,落實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中國總理李克強對施瓦布的發言做出回應,再次宣佈中國遵守巴黎協定。
傾向於保護主義的川普對自由貿易提出質疑,同時表明退出巴黎協定。在5月的義大利陶爾米納G7峰會上,美國和歐洲的分歧非但沒有彌合,反而進一步加深。
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歐洲應該用自己的手開拓命運」。歐洲正在尋求擺脫美國,同時向中國頻送秋波。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以中國能否引領世界未來為主題的討論會十分熱烈。
今年秋季中國將召開領導層進行更換的19大,水面下進行的各種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在外交上能夠取得成績,有助於在人事安排上更加順利。
最重要的對美關係通過4月的中美首腦會談也得到了改善。在G20峰會上,中國期待加強與歐洲的關係。中國很有可能送出「一帶一路」的基建投資和擴大進口等「禮物」。
但是,要成為真正被認可的世界領袖,在最關鍵的自身政策上似乎還讓人不放心。
例如對金融資本市場的限制。人民幣在2015年底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獲得了國際貨幣的背書。但自2016年夏季以後,中國為了遏制資本外流,對大額海外匯款和兌換進行了限制。此外,人民幣也改為了硬性縮小匯率波動幅度的機制。這種行動與自由化相悖,阻礙了作為全球化核心的資金流動。
在應對氣候變暖方面,北京的外交人士表示,中國承諾的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標「僅憑國內的大氣污染對策即可達成」。有分析認為,中國對於像已開發國家一樣削減排放總量仍持慎重態度。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將中國經濟比喻為16歲的姚明,指出「中國是一個巨大的經濟體,但他還是缺乏‘玩遊戲’的技巧」,認為中國成為世界領導者仍為時尚早。
歐洲方面也十分清楚這一點。2016年12月,歐盟拒絕承認中國是世界貿易組織(WTO)協定上的「市場經濟國家」。其原因在於中國為了消化過剩産能大量出口廉價鋼材,歐洲對中國越來越難以採取反傾銷關稅等措施。歐洲接近中國歸根到底是為了牽制美國,而並未將中國視為真正的自由貿易國家。
另一方面,中國也在小心謹慎地與歐洲接觸,以免過度刺激美國。中國在1月的達沃斯論壇上多次批評美國的保護主義,但在中美首腦會談以後改變了態度,停止了對美國的批評。在G20峰會上,各國首腦們虛虛實實的博弈將繼續受到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