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積極援助緬甸意在中國

2018/01/16


  日本政府正在積極援助緬甸。日本在經濟和安保兩方面將緬甸定位為東南亞的要衝,希望阻止其倒向中國。另一方面,由於緬甸的羅興亞人問題,日本有可能遭受國際社會的批評。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左)與緬甸國家顧問兼外長翁山蘇姬(右,1月12日,緬甸奈比多)(KYODO)

  

  1月13日,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乘坐緬甸政府軍的直升機等交通工具,歷時約4個半小時跋涉約300公里,視察了生活著羅興亞人的緬甸西部若開邦。河野對記者表示,「日本政府將繼續支援緬甸政府的努力」,強調支援緬甸政府推動難民重返家園的舉措。

 

  這是首次有外國政府閣僚進入若開邦,緬甸方面也顯示出歡迎日本參與的姿態。在前一天12日,河野在緬甸首都奈比多與國家顧問兼外長翁山蘇姬舉行了會談。河野表示日本將新提供總額2300萬美元資金,用於幫助難民重返家園等。

 

  與歐美劃清界限

 

  羅興亞人在緬甸軍政府時期遭受迫害,一直被視為非法移民。2017年8月,羅興亞人武裝組織襲擊緬甸安全部隊後,為逃避政府軍的掃蕩行動逃往鄰國孟加拉的羅興亞人被認為達到65萬。

   

逃出緬甸,通過渡船抵達孟加拉的羅興亞人(2017年9月12日,Getty-Kyodo)

  

  歐美和伊斯蘭各國譴責這是人道主義問題。美國政府2017年11月稱,這是緬甸安全部隊的有組織迫害,屬於「種族清洗」。可以説歐美一面倒地對翁山蘇姬進行譴責。

 

  一方面,日本與歐美劃清了界線。雖然日本「對人權狀況表示關切」,但在支援緬甸政府「建立民主國家」的姿態上始終如一。日本認為解決羅興亞人問題「需要緬甸政府自身採取行動」。

 

  2017年12月5日,在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特別會議上,日本主張「為有效實施有關迫害的國際調查,需要與緬甸政府展開對話」,對於敦促緬甸接受聯合國國際調查團的決議案投了棄權票。而在之前的11月,在負責人權問題的委員會通過譴責緬甸的決議時日本也投下棄權票。

     


    

  相反,日本政府正在加速推進對緬甸的經濟支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7年11月在東盟(ASEAN)首腦會議上與翁山蘇姬舉行會談,12月邀請該國總統吳廷覺訪問日本。

  

  經濟和安保的要衝

  

  日本重視緬甸的意圖是什麼?日本外務省高層指出,「在經濟、政治和地緣政治上,緬甸都是重要地區」。頭腦中揮之不去的是倡導「一帶一路」的中國。2017年12月,翁山蘇姬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習近平表示積極支援緬甸的基礎設施建設。

  

  緬甸自2012年起保持年率7%左右的經濟增長,政府也在放寬限制改善投資環境。日本政府通過向仰光郊外的「迪拉瓦 工業園區」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供日元貸款,一直支援緬甸的經濟改革。日本外務省表示,截至2017年11月有369家日本企業進駐該園區。

       

  日本的對緬甸戰略與安倍政權推動的「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聯動。雖然連接南海和印度洋的海路要衝是麻六甲海峽,但緬甸有可能成為不經過海路即可通往印度洋的陸路要衝。

  

  中國已經啟用了連接雲南昆明與緬甸印度洋沿岸港口城市皎漂的原油管線,同時還在參與港口建設。一方面,日本將攜手緬甸和泰國政府共同開發南部的土瓦地區。

  

  翁山蘇姬在12日與河野舉行會談後表示,「對於日本以長期觀點提供支援的態度表示感謝」。但日本政府也認識到,如果積極支援加深孤立的緬甸,國際社會有可能投來嚴厲的視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感到擔憂稱,「或許中國正盼著日本陷入孤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恩地洋介、新田裕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