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各地老年家庭有多少金融資産?

2019/07/19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對日本47個都道府縣分別進行的估算顯示,戶主在65歲以上的老年家庭平均擁有的金融資産達到200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7.6萬元),奈良縣和石川縣等東京圈以外的自治體也位居前列。基於日本總務省每五年實施一次的全國消費實態調查,通過家庭收支的相關結果算出了上述數字。積極進行儲蓄的地區和自有住房比例高的地區似乎積累了更多的金融資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基於總務省2014年的調查數據,在瑞穗綜合研究所的協助下,對戶主無業、年齡在65歲以上的2人以上家庭的金融資産進行了估算。金融資産包括銀行存款(含郵政儲蓄銀行)、股票與投資信託等。

  

  金融資産額最高的是東京都,為268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71.3萬元)。估計是年收入較高的企業員工把退休金等轉化成金融資産。愛知縣和神奈川縣也是如此。不過,奈良縣和石川縣等大都市以外的自治體也名列前茅。

   

  奈良僅次於東京

  

  奈良縣排名第二,僅次於東京都。奈良縣持有股票和投資信託的家庭比例之高也是日本全國聞名。

        

  當地智庫南都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員太田宜志分析認為,「以縣西北部為中心,有大量獨棟住宅的‘睡城’(Bedtown)不斷擴大,居住著富裕階層和曾在大企業裏上班的團塊世代(日本戰後第一波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口)。退休後在持有資産的情況下繼續居住也是原因之一」。

   


     

  石川縣排名第六,富山縣位列第十,日本北陸地區各自治體的排名也比較靠前。

    

  富山縣在2013年進行的住宅與土地統計調查顯示,自有住宅比例達到79%,為日本全國最高。包括福井縣在內的北陸三縣雙職工家庭比例也很高。日本銀行(央行)金澤支行行長宮田慶一認為,「除了樸實穩重的當地民風外,平均每戶家庭的收入放在全國來看也屬於高的,這些因素有助於增加金融資産」。

 

日本的老人(資料圖)

   

  另一方面,金融資産額最低的沖繩縣只有66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2.1萬元)。日本銀行(央行)那霸支行的調查顯示,沖繩縣的第三産業比例高,非正式員工的比例也高,因此收入水準放在日本全國也是比較低的。似乎受到了這一狀況的影響。

  

  個人差距大

  

  針對日本全國的老年家庭金融資産平均額約2000萬日元,昭和女子大學特命教授八代尚宏認為,「這是被富裕階層推高的數字。個人差距很大,僅看平均值説明不了什麼」。其強調,「不能直接以儲蓄的多少來劃分生活的貧富程度」。

  

  雖説個人差距很大,但還是反映出目前的日本老年人在經濟騰飛時期積累了資産。面臨著人口下降與經濟低增長的當前在職人員積累金融資産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晚年生活需要多少積蓄?就像「養老需要儲蓄2000萬日元」問題一樣沒有統一的標準,必須根據個人差異、地區差異、世代差異做出詳盡的分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