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性外流讓日本地方煩惱

2019/09/19


  日本地方自治體正在受到年輕女性外流困擾。在47個都道府縣中,1529歲的人口2018年出現凈遷出的達到40個,在相當於8成的32個道縣,與男性相比,女性的凈遷出人數更多。年輕女性凈遷入多於男性的只有包括東京在內的5個都府縣,年輕女性正在從地方遷入一部分城市。對於少子老齡化和人口持續減少的日本地方來説,如何留住年輕女性成為課題,各地正在不斷摸索對策。

  

  

  觀察日本總務省統計的居民基本台賬(各地在住居民基本資訊登記卡)人口移動報告,能夠以每5歲為一個年齡段分析人口的遷移傾向。按各都道府縣來看,如果遷入人口多於遷出人口就屬於凈遷入,反之則屬於凈遷出。

  

  升學和就職時遷出

  

  下面觀察最新的2018年的統計結果。首先是各年齡段的特徵。從遷移最多的年齡段來看,男女均為2024歲階段,佔整體的2成。如果擴大至1529歲年齡段,達到整體的4成以上。年輕階層遷移較多,據稱是因為存在與升學和就職伴隨的搬家。

 

   

   男性凈遷入人數多的2個縣分別是愛知縣和神奈川縣。愛知縣的男性凈遷入人數是女性的2倍,屬於日本全國罕見的「年輕男性集中縣」。這是因為當地豐田等製造業企業眾多,勞動力聚集。愛知縣政策策劃局充滿危機感地表示,「男女人口的不均衡將對結婚人數和兒童數量造成影響」。

 

  向東京集中

  

  在日本全國範圍內最吸引年輕女性的是東京。從年輕階層的凈遷入人數來看,女性比男性多6165人。年輕女性還集中向大阪府、福岡縣、千葉縣等的城市地區。

 


    

  年輕女性向東京遷出的比率高於男性的有秋田縣和山形縣等15個縣,主要以日本東部為中心。從大阪來看,則是德島縣和鳥取縣等日本西部19個府縣的女性流向此處。存在女性遷入城市距離當地較近的傾向。

   

  本次還調查了女性遷出者中年輕階層所佔的比例較高的地區。首位是山形縣的58%,秋田縣以57%緊隨其後。新潟縣(56%)、青森縣(54%)、福島縣(54%)等排在前列。最低的是東京(39%)。在靠近最吸引女性的東京的地區,年輕女性的遷出率果然很高。

 

日本的年輕女性(資料圖)

   

  如果結婚和生育機會較多的年輕女性減少,少子老齡化加速的可能性就會很高。很多聲音指出「與年輕男性流出相比,(女性流出的)問題更為嚴重」,這成為令自治體頭疼的問題。

  

  追求工作機會

  

  年輕女性向城市地區集中的第一大原因在於工作機會。在經濟高速增長期,地方的年輕男性通過集體就職等流入城市地區,成為勞動力。如今日本經濟趨於成熟,《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等也開始實施,情況發生改變。女性的升學率提高,希望尋找綜合職位和專業職位等的女性增加。一般而言,存在學歷越高,越多去大企業就職的傾向。結果,年輕女性不斷流向大企業集中、雇用環境完善的城市地區。

  

  日本政府2015年實施的「有關遷入東京圈的年輕人工作方式的意識調查」顯示,年輕女性的獨立意識很高。詢問不選擇在家鄉就業的理由,從回答「希望離開父母和當地」的受訪者來看,女性達到男性的近2倍。日本政府的「街道·人·工作創生總部」的資料也指出,「年輕女性有可能在當地感到苦悶」。

   

  看不到應對舉措

  

  地方是否缺乏對策呢?日生基礎研究所的準主任研究員天野馨南子表示,「應該把目光對準就職、結婚和升遷等人生設計仍未確定的20多歲群體」。她建議稱,「地方企業有必要改變以男性為主的工作方式和意識。如果具備相同能力,或許應錄用女性」。

    


      

  但這並非易事。天野表示,「通過育兒支援增加年輕人口的自治體多為大城市的睡城(BedTown)。地方難以找到應對的成功案例」。

  

  愛知縣2018年為探索年輕女性向東京圈流出的背景,對該縣的1839歲女性展開調查。結果顯示,強烈希望提升自身職業能力的女性、希望結婚生育後繼續工作的女性因就職而遷出的情況突出。通過調查還得知,在東京圈居住的女性更加認為「能實現自身希望的工作方式」。

 

日本的招聘會(資料圖)

    

  愛知縣敦促縣內企業家積極錄用女性和推進意識改革,啟動了在東京都內的大學等處發放宣傳宜居性的手冊等舉措,但仍未取得效果。負責人表示,「將以長遠眼光采取行動,不斷改變趨勢」。

  

  年輕女性向東京遷入和紮根的傾向比男性更強是在最近5年。實際情況是日本所有自治體都未能應對這種新傾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內菜穗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