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職業女性的新選項——凍卵
2019/10/10
在為了職業發展而暫時不希望生孩子的日本女性們之間,年輕時將卵子冷凍起來保存的趨勢已開始擴大。雖然「凍卵」存在促使生孩子推遲等風險,但作為兼顧職業規劃和生孩子的選項正在受到關注。
田中美春(化名、40歲)2019年夏季2次冷凍卵子。她4月剛剛晉陞,表示「雖然生孩子有年齡限制,但不打算匆忙結婚」。為了提高懷孕的概率,力爭保存與年齡相同數量的卵子,預定今後再進行數次卵子採集。
![]() |
卵子經過冷凍作業,在充滿液體氮的專用容器之中保存 |
雖然人的平均壽命延長,但女性的生育適齡期僅為20~40歲。由於和工作及學習的上升期重合,很多女性希望首先在工作上取得成績之後再生孩子。不過,隨著年齡增長,懷孕率會逐漸下降。有人即使接受不孕治療,仍無法懷孕,最終放棄生育。
女性卵子的原始卵泡在胎兒時代形成,被暫時儲藏。在進入生育年齡之後不斷成熟,大約每個月排出1枚卵子,以備懷孕。據稱隨著年齡增長,卵子將不斷老化,因此在成熟的過程中,容易發生染色體異常。如果發生異常,流産和生下的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概率將提高。
在冷凍卵子時,女性要預先注射排卵誘發劑。當日進行麻醉,利用猶如注射器的設備取出數枚卵子。採集卵子只需5~10分鐘,但需要到醫院3、4次以上。費用全額自己負擔,約為50萬~8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3~5.3萬元)。
![]() |
35歲時進行冷凍卵子的三宅(化名)。在工作和戀愛之後,40歲時利用冷凍的卵子生下了長子 |
三宅悠子(化名、41歲)4月利用35歲時冷凍的卵子生下了長子。她滿意地表示,「直到懷孕,獲得了時間上的緩衝,積極投入了工作和戀愛」。
在從事不孕治療的醫療法人Oak會(大阪市),截至2019年5月底,總計有735名女性因保持職業生涯和沒有配偶等「社會理由」而冷凍了卵子。其中,32人已利用冷凍的卵子成功懷孕。
當初40歲左右的利用者很多,到2017~2018年30多歲客戶超過50%,不斷趨於年輕化。船曳美也子醫生推測稱,「(通過冷凍卵子的)生育案例開始出現,知名度或許因此而提高」。
![]() |
在東京都居住的西史織(28歲)6月冷凍了卵子。她周圍接受不孕治療的30多歲女性很多,其表示「對於將來自己能不能懷孕産生了不安」。她正運營面向想要孩子的女性的網站,傳播冷凍卵子的資訊。
企業的支援措施也出現擴大。在美國,2014年之後以Facebook和蘋果引入補貼制度為開端,目前已經有幾十家企業為員工冷凍卵子提供補貼。在日本國內,公關公司SUNNY SIDE UP在2015年引入補貼制度。企業負擔員工冷凍卵子費用的3成,已經有2名員工利用了這項制度。
山田由香(化名、40多歲、管理崗)就是其中一人,她2017年使用該制度冷凍了卵子。她表示,在接受過不孕治療的人的建議下,「作為增加未來選項的手段而冷凍了卵子」。山田在20~30多歲期間以事業為重,雖然也和男性交往過,但是沒遇到想要結婚的對象。山田表示,「工作上也打拼差不多了。未來如果有緣分希望優先生小孩」。
SUNNY SIDE UP的社長室長谷村江美強調,這是讓女性可以安心工作的制度,並不是鼓勵晚婚晚育。谷村表示,「即使之後想要孩子,時間也不能倒流。希望(引入這項制度)成為讓員工認真考慮懷孕生産的契機」。
日本在行政方面也出現了提供支援的案例。順天堂大學浦安醫院(千葉縣浦安市)在從2015年度開始的3年間,把浦安市的補助金作為冷凍卵子的補貼,共計冷凍了34位女性的卵子。
除了因子宮內膜症等醫學方面的原因,因職業發展等社會性原因而選擇冷凍卵子的人也很多。浦安市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並非鼓勵女性推遲懷孕,只是想給有苦衷的人多一個選項」。
冷凍卵子還被用於讓癌症患者等在治療後保持妊娠能力。關於因社會性原因而選擇冷凍卵子,有聲音擔心將導致高風險的大齡産婦增加。
對於冷凍卵子,醫學界也存在意見分歧。日本生殖醫學會2013年制定了方針,在設置年齡限制的基礎上,允許未婚女性因社會性原因而冷凍卵子。另一方面,日本婦産科學會2015年宣佈,不推薦健康女性冷凍保存卵子。
東大醫院(東京文京區)不接受疾病以外的原因冷凍卵子。該院的婦産科講師原田美由紀指出,「卵子面臨著受精、著床和發育等諸多障礙。即使冷凍多枚卵子也不能保證受孕」。
現在還沒有讓卵子年輕化的技術。船曳醫生表示,「使用年輕的卵子,受孕率較高,大齡孕婦容易出現高血壓和糖尿病等風險。在認識到冷凍卵子的優點和缺點的基礎上,希望對那些想要開拓自身可能性的人提供支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