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入境人員管理有漏洞

2021/06/08


       為了防控新冠疫情,日本政府採取了要求入境者觀察2周的邊境防疫措施。其漏洞通過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暴露出來,那就是市中心的百貨商場。查看一下免稅銷售手續中使用的護照的入境日期數據,就會發現實際上入境者並不是全都遵守觀察時間。

 

成田機場國際到達大廳

 

       在東京銀座的大型百貨商場負責分析顧客數據的一位男性從2020年秋季開始隱約感覺到不對勁。原因在於,剛到日本沒多久就來購物的客人多了起來。

  

       入境者擅自外出

 

       疫情發生之後,海外訪日人數銳減至過去的1成以下,但並沒有減少到零。日本與海外的人員往來仍在勉強維持。對於入境者,不論國籍是哪,日本政府均請求其在酒店或家觀察2周。還要通過智慧手機APP確認位置資訊和定期報告健康狀態。

 

       這一請求沒有法律強制力。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顯示,每天需要報告健康狀態的入境人員超過2萬人。據悉其中約有100人聯繫不上。有分析認為也有人不遵從請求而外出購物等。

 

      百貨商場積累的數據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顧客是否遵循請求。那就是購買免稅商品時需要出示的護照的入境日期資訊。上述男性負責人想到這個問題並查閱了資料庫,發現今年3月有3位顧客違反了規定。在感嘆「果不其然」的同時,他又産生了另外一個疑問:「政府是否已經注意到這一數據的價值」?

 

       在日本2018年度進行稅制改革後,免稅銷售記錄從20204月開始實現電子化。數據被同時發送到日本國稅廳。也就是説,日本政府和百貨商場擁有相同的數據。

 

       入境日期數據使用範圍受限

 

       現實是這種有用資訊無法直接用於新冠疫情對策。一位經濟官廳的工作人員表示「新冠對策的負責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數據的存在」。即使知道數據存在,按照日本的國稅通則法等法規,稅務相關資訊也不能用於稅務行政以外的事務。

 


 

       在留資格等護照資訊的分支部分歸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管轄。要想把數據用於邊境對策,需要另外制定法規,門檻很高。可惜的是,根本沒有人提議有效利用數據。

 

       被認為傳染力很強的變異新冠病毒正在全球傳播。如果邊境對策的漏洞一直沒有填補,感染擴大的風險也會始終存在。

 

       日本政府5月針對來自印度、尼泊爾及巴基斯坦等國家的入境者,把在檢疫所指定的場所觀察的時間由6天延長到了10天。不過,從指定國家和地區以外的地方回到日本時,基本請求仍是居家觀察2周等。

   

       日本全國免稅店協會副會長大本昌宏表示「一線銷售人員也表示不安」。銷售人員看到護照才能知道眼前的顧客脫離了邊境對策網。難以否認店員在不知不覺中暴露在感染風險中的可能性。

 

       中國和南韓都有不出示健康碼不允許進店的機制。日本還沒有採取這種對策。

 

       由於免稅手續資訊都是事後數據,無法直接為邊境對策發揮作用。儘管如此,只是在入境時告知通過數據能夠掌握其有沒有外出,也能對入境人員形成牽制。應當會起到一定的抑製作用。

   

       日本9月將成立的數位廳也有打破行政部門各自為政的作用。關鍵是要不斷找出日本政府內的哪個部門掌握哪些數據、如何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數據。尤其在新冠疫情這種危機下,需要不受固有思維束縛、大膽靈活應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八十島綾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