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性的年薪資收入只有男性的74%

2022/03/08


      男女性的薪資差距至今難以消除。尤其是日本,與歐美相比,日本男女性的薪資差距很大,女性的年薪資收入只有男性的74%。主要原因是管理崗位及高收入專業崗位上女性較少。3月8日是聯合國為了鼓勵女性進入社會而制定的國際勞動婦女節。抱有危機感的日本企業也在紛紛開始調查薪資差距及採取措施消除升職差距。

   

  

      2020年全日制工作的日本勞動者的固定工資男性為33萬8800日元(約合人民幣1萬8526元),而女性只有25萬1800日元(約合人民幣1萬3768元)。

 

      計算女性要想獲得男性1年收入需要多工作多少天的指標「同工同酬日(Equal Pay Day)」(2018~2019年)發現,如果按全日制工作從1月1日算起,日本女性要想追上男性12月底的工資則需要多工作112天。在薪資差距較小的挪威,這一天數為17天。

 

      造成薪資差距的因素非常複雜。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山口一男錶示「原因是除了管理崗位外,從事醫生及律師等高收入專業崗位的女性少」。比如,日本醫生的女性佔比為21%,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各國中處於最低水準。保育士等女性佔9成以上的很多崗位年收入低於日本全國平均水準(487萬日元)。

 

東京丸之內街頭的行人

     

      另外,在日本,女性的就業率雖然達到7成,但不穩定、薪資往往較低的非正規就業比例為54%,高於男性的22%,進一步擴大了薪資差距。

 

      男女薪資差距越大的國家,勞動生産效率越低。如果對不能開發女性能力、存在薪資差距的環境不管,可能會損害經濟發展。

 


      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者等分析指出,在美國1960~2010年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中,20~40%是優秀的女性和黑人加入勞動市場貢獻的。曾不能自由選擇職業的階層的活躍推動了經濟增長。

 

      日本財産保險公司「損害保險日本(SOMPO JAPAN)」2020年取消了有工作調動的全域型和無工作調動的地區型之間的升職差距。在地區型升職中,女性佔98.8%。雖然都是綜合職位,但原來規定地區型比全域型升職晚4年左右。新制度只有在選擇有工作調動時才給加薪,並將以人為本的評價反映到薪資中。

 

      日本材料廠商帝人2020年度開始在日本國內外主要下屬企業調查男女薪資差距。還詳細規定了基本工資、補助及獎金等計算方法。

 

      海外的企業率先引進外部評價體系等。

 

      客戶資訊管理公司美國Sal1esforce將在美國總部配置實現男女平等的專業董事。將薪資及加薪比例等數據化,按照相同等級在各下屬公司調整薪資。為了消除薪資差距,之前已投入了1600萬美元。

  

     宜家(IKEA)的核心零售企業Ingka集團也通過外部審計檢驗薪資差距修正政策,各國法人的管理層每年都要在董事會上報告男女同酬的情況。

  

      日本綜合研究所副理事長山田久表示「建立女性活躍的環境有利於構建可以超越年齡和國籍界限發揮能力的社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天野由輝子、北爪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