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宅一生——秉承「一塊布」理念的創造者

2022/08/10


       世界知名時裝設計師、日本文化勳章獲得者三宅一生85日因肝細胞癌在東京都內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84歲。葬禮已經舉行。

 

三宅一生(2007年,東京都港區)

 

       秉承「一塊布」設計理念

 

       拐杖一刻也不離手,走路一瘸一拐。那是故鄉廣島遭受原子彈轟炸後留下的後遺症。原子彈甚至奪走了母親的生命。

 

       「但我不想指責任何人。比起破壞,我更希望創造新的東西」,三宅一生彷彿在自言自語的樣子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銘刻著三宅一生人生原點的是橫跨廣島市中心的和平大橋。據説這座橋由雕刻家野口勇(Isamu Noguchi)設計,三宅曾在上下學路上望著大橋,「深深感受到了給人夢想和希望的設計的力量」。

 

       升入多摩美術大學後,三宅一生的興趣轉向了服裝設計。對此提供助力的是散文家白洲正子。三宅經常去白洲正子在銀座經營的染織工藝店,被紡織布料和造型美的各種可能性深深吸引。自那以後,他就以衣服和身體的關係為主題,堅持進行探索。三宅認為服裝具有普遍性的設計,並非只是短暫的流行,於是不斷追求其終極形態。

 

       三宅一生秉承的基本理念是「一塊布」。他曾表示,「我去非洲和印度時,發現人們只需披上一塊布,就已經很美。於是恍然大悟,這應該就是全世界共通的服裝基本理念」。

 


 

       像摺紙一樣折疊的「三宅褶皺(Pleats Please)」、顧客可以自由裁剪布料做成衣服的「A-POCA Piece Of Cloth)」……每件作品都富有實用性、造形美和玩心。

 

「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系列(2013年,東京銀座)

 

       三宅一生説過,「設計是有驚喜和樂趣的。希望製作方和穿著方能夠對等地共用喜悅」。

 

       這種想法從根本上顛覆了傳統西洋服裝設計的固有概念。

 

        三宅一生的工作室就像實驗室一樣。他的得意門生、設計師津森千里表示,「發現有趣的材料,實際放到身上比劃一下,大家一起討論做成什麼樣的衣服。他本人最享受這個過程」。津村耕佑及瀧澤直己等很多優秀弟子都已自立門戶。

 

       三宅一生晩年最擔心的是日本製造業的衰退。「這樣下去,享譽全球的材料和傳統技術就會消失」。他提倡手工與高科技相結合,堅持巡訪日本全國各地的産地,一直鼓舞著經營者和匠人。

 

       他主張「保存設計遺産」,2007年在東京赤坂創立的文化傳播基地「21_21 DESIGN SIGHT」是其夢想的集大成者。

 

       三宅一生説過,「希望通過設計讓很多人認真考慮人類未來應該如何生活」。

 

       三宅曾經高舉的希望之火將由下一代人傳承,薪火相傳永不滅。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小林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