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成雙職工家庭沒時間帶娃

2022/08/29


       表示缺乏空餘時間的「時間貧困」讓育有6歲以下孩子的日本人大傷腦筋。在夫妻二每人平均為正式員工的雙職工家庭中,有3成陷入了沒有足夠時間帶孩子、做家務和休閒的狀態。不同形式的家庭的育兒時間也存在很大差距,單親母子家庭花在育兒上的時間不到雙親家庭的一半。從國際上來對比,日本人花在照顧孩子和休閒等的時間在七國集團(G7)中最少。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特任準教授石井加代子等人進行了相關分析。把124小時分為(1)吃飯及睡覺等基礎生活所需時間以及(2)可支配時間,然後從可支配時間中減去工作和通勤時間,如果得出的時間少於日本政府統計數據的一般育兒和家務時間,就定義為「時間貧困」。

 

       以育有一個6歲以下孩子的家庭為例,平均每天約有8個小時用在家務、育兒、護理和購物上。

 

  

       分析結果顯示,在育有6歲以下孩子、夫妻二每人平均為正式員工的雙職工家庭中,有31%陷入時間貧困。如果按妻子和丈夫來區分的話,80%的妻子處於時間貧困,而丈夫的這一比例為17%。石井加代子解釋稱,「丈夫參與家務的時間較少,導致有工作的妻子沒有空餘時間」。

   

       單親母子家庭的時間貧困現象更加嚴重。千葉大學教授大石亞希子對社會生活基本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後發現,1996年至2016年的20年裏,雙親家庭和單親母子家庭的育兒時間差距擴大。在育有6歲以下孩子的情況下,2016年雙親家庭的母親每天花在育兒上的時間為225分鐘,而單親母子家庭只有102分鐘,不到前者的一半,每天的育兒時間相差約兩個小時。

 

       雙親家庭的女性的家務和休閒時間減少,育兒時間增加,而單親母子家庭很難減少家務時間。原因是日本單親母子家庭的女性工作時間長,而且大多在深夜或清晨工作,如果沒有外部的幫助,難以減輕家務。大石亞希子表示,「有數據顯示,這些女性和孩子一起吃晚飯的次數很少。應該保護兒童受照顧的權利」。

 

       從全世界來看,日本人的時間貧困也很突出。如果通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資料庫來比較(1)有償勞動(工作、在校讀書和上班上學途中所耗時間)、(2)無償勞動(家務和照顧孩子)、(3)照顧自己(睡覺、吃飯、休息)、(4)休閒(玩耍和運動)的時間,日本在G7中有償勞動時間最長,而用於照顧孩子和自己以及休閒的時間最少。

 

 

       在新冠疫情下,居家辦公不斷普及,有人的通勤時間減少,但日本內閣府的調查顯示,年收入越低,居家辦公的實施率越低。選擇家政服務也「容易與收入成比例。對中等收入階層提供支援是亟待解決的社會課題」(日本家政公司Tasukaji)。

 

       關於日本人無償勞動時間短,日本立命館大學的筒井淳也教授(家族社會學)表示,「正因為工作時間長,需要短時間集中處理家務和育兒,負擔很重」。

 


 

       美國的高學歷和高收入女性通過請保姆等家庭內勞動者來兼顧工作和育兒。因此,以學歷為橫軸、出生率為縱軸繪製曲線,結果呈「U字」形,高學歷女性和自己承擔全部育兒工作的低學歷女性的出生率高。

 

資料圖

 

       日本女性除了金錢方面的顧慮外,還容易對請別人做家務這件事産生罪惡感,筒井表示「日本的女性既不能外包家務,也很難做全職主婦。從曲線來看,大多女性處於(難以增加孩子數量的)U字形的底部」。

 

       除了收入問題,如果生活時間不充裕,也很難多養育孩子。要想不讓少子化問題加劇,除了男性要參與家務外,調整工作方式及進一步支援家務勞動也是當務之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福山繪里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