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下滑,東京有危機感

2023/06/06


      東京都對於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存在感下降的局面充滿危機感。在英國智庫發佈的世界主要城市的最新排名中,東京排在第21位。儘管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高舉「國際金融都市」大旗,東京的排名卻比她就任之初的第5位大幅下滑。雖然尋求通過高層行銷和組織改革捲土重來,但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很大。

 

       「這個調查結果令人遺憾。我認為這是客觀地看待國際定位的資訊之一」,看到英國智庫Z/Yen集團在3月發佈的國際金融中心指數(GFCI)的最新排名,小池反思著東京的嚴峻現實。

 

       GFCI根據營商環境、人力資本和金融部門的發展程度等因素來排名,大約每半年進行一次。由於美資銀行破産和瑞士信貸集團的經營危機,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動盪,此次小池也曾期待稱「(東京)具有在確定性和穩定性方面提高地位的因素」,但排名仍較2022年秋季的第16位有所下降。

 

       在亞洲排在第8位

 

       第1位是美國紐約,第2位是英國倫敦,新加坡居第3位,同時是亞洲的首位。東京在亞太地區也僅排在第8位。日本綜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野村拓也指出,如果排名大幅下降,「有可能導致東京作為國際金融都市的評價惡化」。

 

       國際金融城市是小池的招牌政策之一。2017年制定了「國際金融城市構想」,提出了力爭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的方針。2019年成立推動金融行銷的官民組織「東京國際金融機構」,邀請在海外知名度較高的日本銀行(央行)前副總裁中曾宏擔任會長。

 

       小池也親自向世界金融界發出呼籲。2月她時隔約4年再次訪問倫敦,除了與這座金融城市的市長會面之外,還參加了面向金融界人士的研討會和會議。小池呼籲稱「多樣化的金融市場參與者的匯聚將産生相乘效應。請務必進駐東京」。

 

小池百合子(左)在倫敦呼籲加強綠色金融等方面的合作

 

       東京在4月的組織改革中新設了「初創企業與國際金融都市戰略室」,加速推進相關構想和吸引外國企業。儘管如此,國際金融都市的相關事業費在2023年度最初預算中僅為4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億元)。對此,野村拓也指出,「如果考慮到競爭城市的措施內容和行動速度,(東京的預算)相形見絀」。

 

       新加坡提出到2025年投資4億新元(約合21億元)用於金融等人才的培養。香港也在不斷採取促進數位貨幣普及等新措施。

 

       日本政府提出「打造向世界開放的國際金融中心」,與東京保持步調一致。但是,東京的速度感和投資規模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仍然很大,排名靠前城市的背影將越來越遠。

 


       此外,日本的結構性課題也在投下陰影。有民間調查顯示,日本人的英語能力在非英語圈的112個國家和地區中僅排在第80位,小池呼籲稱「如果只有用日語才能順暢地溝通,將無法提高全球地位」。

 

       條塊分割的行政也是障礙

 

       東京證券交易所也在推進採用英文進行公示等改革,但「這是旨在追趕海外市場的措施,作為讓東京佔據相對優勢的措施還缺乏力度」(野村)。也有聲音指出政府的「條塊分割」等導致的決策緩慢,小池表示「決策緩慢這一點是致命的」。

 

       東京都相繼推出了面向18歲以下群體每月發放5000日元補貼、要求獨戶住宅設置光伏面板等領先於國家的政策。小池表示「國家太慢了。光是討論是無法前進的」,以決斷速度而自豪,但還是跟不上國際城市間競爭的速度。

 

       日本將自2024年起大幅擴充小額投資免稅制度(NISA),預計約2000萬億日元的家庭金融資産中流向投資的資金也將增加。能否以制度改革為東風強化金融城市的功能,同時推動國家實施新的改革?對於第二個任期還有一年多結束的小池來説,充滿考驗的時間將持續下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牛山知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