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隊這次真的不一樣
2014/06/13
喊出世界盃奪冠那樣不靠譜的目標,早已並非首次。2006年德國世界盃時,時任日本隊主教練的濟科也屢次説過「力爭奪冠」。當時的日本隊聚集了中田英壽、中村俊輔及高原直泰等優秀隊員,號稱「史上最強」陣容。不過首輪小組賽就被澳大利亞隊擊敗,奪冠美夢被殘酷打碎。
在上屆的2010年南非世界盃,時任日本隊主教練的岡田武史鼓勵隊員「打進四強」,並以此為球隊建設的核心任務。按照四強這一前提,要求隊員調整每天的訓練和生活狀態。
![]() |
日本隊的預想陣容 |
隊員的豪言壯語
但與往屆世界盃不同,此番放出豪言的是隊員而非教練。扎切羅尼教練表示「可以保證(球隊)獲得成長,但成功有時需要運氣」,顯示出謹慎的態度。而本田、長友和遠藤則表示「既然不遠萬里來參賽,當然要以奪冠為目標」。南非世界盃時是教練鼓舞隊員,而此次給人的感覺是隊員們跑在前面,教練被落在後面。
不過,這並不是因為教練和隊員們缺乏溝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練與隊員的性格不同。扎切羅尼屬於埋頭苦幹型,而現在的日本國足隊員則大多具有敢説敢為的性格。重要的是在如何踢球方面,教練與隊員的想法完全統一,這是本屆日本隊最大的優勢。
在巴西世界盃上,日本隊的關鍵詞就是「進攻」!
日本隊在6月2日與哥斯大黎加的熱身賽中,在哥斯大黎加率先進球的情況下日本隊最終以3比1逆轉。扎切羅尼説:「重要的是堅持原則和堅持自我。必須大量創造機會積極進攻。即使對手先進1球也要有信心拿下2球以上最終贏得勝利」。賽場邊,不時能聽到扎切羅尼「不要丟了一球兩球就失去信心!把丟的球奪回來!」的吼聲。
日本隊之所以充滿自信是因為從未有如此多具備進攻力的隊員。在本賽季德甲聯賽中有15球進帳,創造了日本人在歐洲主要聯賽最多進球紀錄的岡崎表示「日本隊的優勢是個性迥異的隊員會因組合方式不同而大放異彩」。
中場部署5名球員
日本隊的基本陣型為4—2—3—1。中場部署5人,安排較多球員,意圖是通過頭腦靈活、動作敏捷的隊員進行快速傳球,讓對方疲於奔命,並以此作為進攻的基本手段。在通過傳球進行佯攻的同時,岡崎、柿谷、香川等具有機動能力的前鋒將頻繁進出後防線。從縱向和橫向不間斷地施加壓力。這就是主教練稱之為「強大」的陣型的實際情況。
前鋒為柿谷,前衛為香川、本田和岡崎,中場球員為長谷部和山口,後衛為長友、吉田、森重和內田,而守門員為川島。這被認為是首先出場的球員。
![]() |
●表示日本隊負,○表示日本隊勝,△表示平局,▲表示平局而點球戰日本隊負 |
之所以沒有稱為「首發」,而是使用「首先出場」的表述,是因為在本屆日本隊中,後出場的隊員蘊含著「輔助」、「替補」等負面詞彙無法形容的爆發力。
例如,創造國家隊出場紀錄(144場)的中場球員遠藤,在對方氣勢下降的後半場出戰,更容易發揮通過傳球打擊對手的特殊能力。而上賽季的J聯賽進球王大久保則向主教練積極展示了在短時間內可在任何位置發起進攻的全面能力。不僅是前鋒,前衛也將增加出場球員。
前鋒大迫在控球能力方面超過柿谷。對於鋒線強調高度的對手,將比柿谷優先獲得出場機會。而對於靈活帶球的外國後衛,動作靈活的齋藤將作為殺手劍等待出戰。
首發的11人並非最強陣容,將通過更換球員,不斷加強進攻能力。擁有這種潛力將是本屆日本隊的最大優勢。
兼顧防守
主教練將要求不管是哪個球員出場,都要具備由攻轉守、由守轉攻的快速切換能力。在遭到搶斷之後要立即奪回,然後發起2次進攻、3次進攻。同時主教練還認為,這有助於身高和力量都不佔優勢的日本隊彌補轉為防守時的弱點。日本隊打算實踐「進攻是最好的防禦」這一原則。
風馳電掣的進攻和使進攻成為可能的迅速防守。只有兼顧兩者之時,日本國家隊的面貌才能在巴西煥然一新,夢想將越走越近。
(武智幸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