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實力處於40年來的谷底
2014/12/10
![]() |
日元對美元的實際有效匯率比表面上看起來更低。日本學習院大學清水順子教授認為,這「反映了(與日本)貿易關係不斷加強的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的貨幣價值正在提高。此外,還存在名義匯率易於因投機而波動的一面。
環顧世界各國貨幣,可以發現與美元聯動性強的中國人民幣正在升值。如果與日本貿易關係密切的美國、中國的貨幣價值提高,將壓低日元的實際匯率。
那麼,日元的「實力」下降意味著什麼呢?
對於出口企業來説,借助日元貶值和低通貨膨脹,與海外的競爭條件將迎來歷史性的有利局面。但是,日本出口仍然增長乏力,有分析認為原因在於日本企業在海外的當地生産比例提高等結構性因素。
訪問日本的外國遊客最近急劇增加,積極促進了高價産品的消費等。如果綜合考慮日元貶值和物價差異,對於外國人在日本購物來説,可以説如今是40多年來的有利時機。
而對於需要進口原材料等的企業來説,則意味著負擔加重。目前的日元對美元匯率與2007年前後處於基本相同的水準,但「與當時相比,目前日元貶值負擔的實際感受正在加強」(瑞穗銀行分析師唐鐮大輔)。此外,東京大學教授伊藤元重指出,「如果觀察實際有效匯率,會發現進口環境處於歷史上最糟糕的時期。對於從海外進口原材料的行業,情況尤其嚴峻」。
實際有效匯率即使創出歷史性低點,也很難説日元已經接近觸底。很多觀點認為「日美兩國的貨幣政策差異以及日本出現貿易逆差等日元面臨的結構問題已經明顯變化,日元貶值將進一步加劇」(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分析師植野大作)。
但也有分析認為,過度的日元貶值遲早將反彈至日元升值軌道。東京大學伊藤教授預測稱,「實際有效匯率由於名義日元匯率的反轉和物價的上升,遲早會重返上行走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