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元走勢預測世界經濟
2021/02/03
處於下跌基調的美元的動向或將成為2021年全球經濟的焦點。與各國貨幣相比的美元實際匯率在新冠疫情後下跌了1成。把政府債務等因素考慮在內的理論值還要進一步下跌1成。拜登政府的鉅額財政支出也成為美元下行壓力。如果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發生連鎖反應,有可能引發金融緊縮猜測,導致市場發生動搖。即使美元走高,也有可能引發新興國家等的債務危機,金融相關部門將面臨艱難的政策抉擇。
![]() |
國際清算銀行(BIS)對世界60個國家和地區貨幣的強勢程度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美元處於約3年以來的低水準。1月,美元兌歐元匯率為1美元兌0.81歐元,創下了2年零9個月以來的低點。從日元匯率來看,與1年前相比日元升值約5日元、美元貶值約5日元。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則為1美元兌6.42元水準,處於2年零7個月以來的低點附近。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的2020年春季,具有軸心貨幣信用的美元迅速上漲。之後由於市場上的美元過剩而下跌。由於美聯儲供應大量資金等原因,2020年美國的貨幣存量增加了3.7萬億美元。增長率達到25%,高於增幅不到10%的日本和歐洲。
美元有可能會進一步下跌。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與日本經濟研究中心根據各國政府債務和實際利率計算出了理論值「日經均衡匯率」,2020年7~9月的日經均衡匯率為1美元兌97日元。相比同一期間的實際匯率(106日元),美元大幅貶值。
![]() |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60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匯率計算的美元理論值比實際值低9.4%。其原因是,在實際利率及財政收支等計算條件中,美國政府債務的增長速度比其他國家要快。增加失業補助金等優厚的政策支援對疫情下的經濟起到支撐作用。而其背後是貨幣不斷貶值。
這一格局在美國新政權下增強。拜登提出了家庭收支支援等1.9萬億美元的經濟對策,據分析2月還將公佈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只要繼續實施鉅額財政刺激政策,美元貶值壓力就會加大。
美國布朗兄弟哈里曼銀行的Win Thin指出,「這有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壓力」。美國物價上漲率在疫情發生後一度下降至0.1%,到2020年12月上升至1.4%。如果今後疫情平息,需求的擴大有可能會加快物價上漲。可以預測,這將導致美元進一步貶值,進口價格提高,引發通貨膨脹和美元貶值的連鎖反應。
把美國國債市場因素考慮在內的未來10年年均物價上漲率將達到2.13%,超過物價上漲目標(2%)。如果收緊貨幣寬鬆政策的猜測走向現實,那麼此前受到寬鬆貨幣支撐的股票市場可能會發生動搖。可能會出現類似於2013年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提到縮小資産購買規模之後利率暴漲、股市暴跌的情況。
另一方面,美元的強勢逆轉也會引發混亂。如果像2020年春季一樣,市場因某種契機而轉向規避風險,美元很可能會因為投資者的爭奪而出現上漲。
按美元計算的全球債務在過去10年裏膨脹至兩倍,突破10萬億美元後仍在繼續增加。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統計,新興國家的債務償還額將在2021年達到頂峰。美元升值也可能會提高以各國貨幣來計算的債務負擔,成為引發債務危機的導火線。
![]() |
從土耳其的情況來看,主要製造企業的債務有四分之三是按美元計算。曾經在土耳其央行工作的經濟學家烏爾·吉爾塞斯(音譯)發出警告稱,「美元再次轉為升值的風險很大」。
針對2008年的雷曼危機和此次的新冠危機,世界各國在大幅貨幣寬鬆政策的背景下,通過增加債務保持了經濟增長。維持這種危險平衡的難度正在加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南毅郎、真鍋和也、紐約 後藤達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