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市創出31年來新高的背後

2021/09/15


  日經平均股價9月14日創出了31年來的新高。以日本首相菅義偉宣佈不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為契機,海外投資者把目光投向日本股票。投資者期待在新冠疫情下暴露的日本行政和政治停滯、數位化進展遲緩等結構性問題在新政權下邁向解決。另一方面,如果無法回應高漲的期待,資金有可能再次逃離日本股票。

      

  「此前為負面的日本股票評價已恢復中性」。瑞信證券的股票營業部長石川真理子久違地産生積極預期。據稱對沖基金等投機資金已迅速採取行動。

  

創出31年來新高的日經平均指數(9月14日,東京都中央區)

      

  出於對菅義偉內閣支持率下降導致政策停滯的擔憂,日經平均指數8月20日創出年初以來新低。但到9月初,菅義偉宣佈不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之後,市場的氛圍明顯改變。

      

  對變化的期待推高了股價,日經平均指數9月14日突破了2月的年初以來高點。相比8月低點的漲幅超過3000點。東證1部的總市值達到785萬億日元,創出歷史新高。

      

  此前忽視日本股票的海外資金也不得不採取行動。意識到「踏空風險」的海外投資者在9月第1周(8月30日~9月3日)裏按現貨和期貨合計凈買入約6600億日元日本股票。日本的政治情況受到海外投資者的關注、股票迎來買入是始於2012年的「安倍經濟學行情」以來的首次。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提出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等「三支箭」,海外投資者認為可能成為日本轉捩點的期待加強。海外投資者在2013、2014年裏凈買入近16萬億日元日本股票,把此前徘徊在1萬多點的日經平均指數推高了逾7000點。

     

  但隨著限制放寬緩慢等問題變得明顯,海外投資者一齊逃離日本股市。2015年至2021年8月的凈賣出額達到12萬億日元。日本股票佔全球股票總市值的比率之前一度提高至8%,到2021年8月降至5%。  

     


            

  在日本整體的結構改革停滯的背景下,企業也一直推進強化盈利能力。大和證券的首席策略師阿部健兒表示,「日本企業在新冠疫情下,仍持續努力改善成本結構」。大和的業績預測顯示,200家主要企業的2021年度經常收益有可能刷新歷史新高。

      

  東證1部的PER(市盈率)降至約16倍。相比美國的22倍、德國和法國的14~17倍,日本股市不存在高估感。

     

  影響行情走勢的關鍵是政治的變化。「是否具有超過短期反彈的利多因素?」這是海外長期投資者最近頻繁向高盛的日本股票策略分析師建部和禮提出的問題。投資者將關注日本的新冠對策,以及能否推出數位化轉型(DX)等有助於提高增長力的措施。

      

  自民黨總裁選舉的結果將在今後出爐,秋季還將迎來眾議院選舉。各位候選人倡導的政策能否成為現實仍存在不確定性,現在的股價走高屬於預期先行,這一點無法否認。高盛的建部和禮表示,「要回應海外投資者的關注,需要推進結構改革和限制放寬」。新政權能否顯示出執行力,突破日本的經濟停滯,將影響股價走高的持續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