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下跌壓力加強
2021/09/30
全球股市的下跌壓力正在加強。美國等市場意識到貨幣政策將恢復正常化,已開發國家的利率不斷上升。同時資源價格走高,對經濟前景和通貨膨脹加劇的警惕感提高。美國財政政策告一段落,也令人意識到此前從貨幣和財政兩方面支撐市場發生了環境變化。市場正在被迫擺脫「政策依賴」。
![]() |
9月22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暗示年內啟動量化寬鬆縮減和2022年內啟動加息,隨後美國長期利率轉為上升態勢。從英國等其他已開發國家的中央銀行來看,探索正常化的趨勢也將加強。
在美國股市市場,因利率上升推動被明顯高估的高科技股等率先遭到拋售。此外,以供應隱憂為背景的資源價格走高導致通貨膨脹風險加強,使買家變得慎重。
![]() |
歐洲的天然氣價格由於圍繞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因素等影響,漲至1年前的6倍。澳大利亞産的發電用煤炭接近2008年7月創出的最高價。此外,因美國颶風影響生産停滯的原油也呈現上漲態勢。
如果源自供給制約的通貨膨脹壓力長期持續,將來央行有可能被迫在犧牲經濟的情況下加快加息進程。
市場參與者的內心也在動搖。「是資源價格走高的背後存在世界經濟的重振?還是成本走高將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目前討論出現了分歧」,野村證券的首席策略分析師松澤中表示。
![]() |
疫情下的政策支援告一段落,市場發生動揺的影響也很大。尤其是股票等風險資産的上漲「依賴貨幣寬鬆」。著名投資者傑佛瑞·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針對美國貨幣寬鬆縮減指出,「必然對風險資産不利」。
在財政方面,將迎來危機應對舉措暫停的「財政懸崖」。對於美國,有估算認為經濟刺激對策規模與國內生産總值(GDP)之比將從2021年的11%降至2022年的約4%。此外,圍繞提高聯邦債務上限的不確定性也將打擊投資者心理。
在各國著眼於退出危機應對模式的背景下,市場已進入承受正常化「陣痛」的時段。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塚節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