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概念股上漲行情還會繼續嗎?
2023/04/11
半導體概念股正在因行情觸底預期而上漲。半導體概念股的代表性指數比2022年10月的低點上漲了約40%。雖然推進去庫存的半導體廠商的業績萎靡不振,但根據經驗法則押注未來需求復甦的資金持續流入。除了開始出現過熱跡象之外,還存在經濟衰退導致的需求恢復延後和中美對立等因素潑冷水的隱憂。
![]() |
由主要半導體概念股構成的費城半導體指數(SOX)3月上漲9%,連續3個月上漲。相比2022年底的漲幅截至4月6日達到21%,超過納斯達克綜合指數(15%),與僅上漲1%的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價格指數等相比,強勁勢頭突出。
進入4月後,南韓三星電子7日發佈的消息也被視為利多。雖然從1~3月的合併營業利潤(速報值)來看,作為主力的半導體存儲晶片表現低迷,比上年同期減少96%,降至6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1億元),但同時宣佈減産,稱「將存儲晶片産量下調至一定水準」。有觀點表示期待,認為隨著最大企業減産,半導體存儲晶片的供需平衡將改善,行情有望好轉,因此在7日的南韓股市,三星電子的股票比前一天上漲4%,10日也繼續走高。
在股價上漲的背後,存在半導體行情觸底的預期。半導體具有每隔3~4年出現一次繁榮與蕭條交替這一特點,在行業內被稱為「矽週期」。由於市場動向領先於個人電腦、智慧手機、家電和汽車等最終産品的生産活動,這一週期也成為全球經濟的先行指標。
![]() |
根據經驗法則,半導體概念股具有在週期好轉之前上漲的傾向。富達投資的研究總監王子田賢史強調,「半導體概念股會隨著去庫存的啟動而反轉。回顧過去,股價上漲與行情觸底之間的時間差大約是6~9個月」。
據悉,在大型投資公司景順(Invesco) 英國法人擔任全球股票投資負責人的史帝芬·安尼斯(Stephen Anness)於2022年秋季判斷「半年內半導體週期將見底」,已開始增持相關股票。
只要將費城半導體指數的預期市盈率(PER)與全球半導體營業收入的變化率的走勢圖重疊在一起,很容易理解其時滯。最近一次半導體週期的底部出現在2019年4~6月,但PER率先在2018年底反轉,當時半導體營業收入同比轉為負增長。
![]() |
僅從最近的行情來看,嚴峻的狀況仍在持續。這是因為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掀起熱潮的居家和遠端辦公用PC、智慧手機等的「新冠特需」告一段落,同時物價上漲帶來個人消費減退,結果導致半導體需求萎縮。半導體廠商開始啟動過度的去庫存,導致價格大幅下跌。
從作為半導體存儲晶片之一的DRAM的2月大宗交易價格來看,作為指標的8 GB DDR4記憶體為每個1.60美元左右。比上月下降6%,連續10個月下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8%。市場上有觀點認為,「大宗交易價格沒有馬上止跌的跡象」(電子商社的高管)。
雖然半導體價格下跌導致業績虧損,但預測行情將觸底的半導體廠商很多。「客戶的庫存正在下降,未來數個月供需平衡將趨於改善」,美國半導體存儲晶片大型企業美光科技的首席執行官(CEO)桑喬伊·莫羅特亞在3月28日公佈2022年12月~2023年2月財報之際,表現出對未來的自信。
該季度受存儲晶片價格下跌的影響,計入了14億美元的庫存減記。每股的最終損益(EPS)為虧損2.12美元,與上季度(虧損0.18美元)相比,虧損幅度有所擴大。儘管如此,由於看好「季度業績即將轉為營收增長」(桑喬伊·莫羅特亞)這一樂觀預測,該公司股票29日上漲了7% 以上。
令人擔憂的是,存在即使市場觸底,市場期待的復甦也無法指望這一風險。
![]() |
(Reuters) |
作為週期好轉的火車頭而備受期待的是面向支撐企業數位化轉型(DX)的數據中心的晶片。不過,觀察IT (資訊技術)大型企業的業績,經濟衰退隱憂導致的客戶企業抑制投資等因素産生負面影響,數據中心業務出現了增長放緩的跡象。
與此同時,圍繞尖端技術的中美對立也投下陰影。美國在尖端半導體製造設備等方面限制了對中國出口。另一方面,中國當局3月底宣佈,根據《國家安全法》等,啟動對美光科技的調查。有觀點認為這是反制美國措施的舉措。QUICK FactSet 的統計顯示,在美光科技的營業收入中,面向中國佔1成。如果兩國的對立加深,行情和業績的改善有可能推遲。
日本的東海東京調查中心的高級分析師石野雅彥敲響警鐘稱,「半導體行情雖然觸底,但之後不會改善的風險被股票市場忽視」。費城半導體指數的PER目前為24倍左右,高於過去10年的平均值(16倍左右),正在接近達到最近峰值的2021年2月(27倍左右)。押注矽週期的半導體概念股買入也有可能已臨近保鮮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井口耕佑、桝田大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