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冠球的造車夢
2016/02/04
![]() |
萬向計劃今後將經營資源向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和零部件領域集中。
魯冠球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時表示,將從2016年起的10年裏,面向電池、純電動客車、純電動乘用車和純電動汽車用零部件4個領域的研發和生産設備投資2千億元。換算成日元是年均投資額在3600億日元,相當於日本最大的零部件廠商電裝研發和設備投資總額(14年度)的一半。魯冠球表示將把此前積累的資金和在其他業務領域的盈利全部投入。
魯冠球表示當前的目標是將環保車的核心零部件電池的價格下調至目前的3分之1。目前萬向面向10多家整車廠商供應電池,計劃今後3年將産能提高至2倍。在車載電池的市佔率方面,據推算萬向目前排在行業第4位以下,力爭今後5年提高至全球第2位。
![]() |
在收購的Karma Automotive的美國工廠推進新款Karma的生産 |
萬向從1999年著手環保車開發,不過魯冠球表示目前憑藉自主技術還無法達到商品化的水準。收購A123之後,繼續在美國開發尖端技術,一名向A123供貨的電池零部件廠商的高管稱該公司的「環保車業務已步入正軌」。
在環保車領域,萬向將向整車發起挑戰。魯冠球表示從1980年代開始就提出製造汽車。與同現有廠商技術差距巨大的汽油車不同,如果是新領域的環保車,萬向還是有勝算的。
![]() |
中國的環保車普及緩慢,包括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新能源車2015年的銷量為33萬輛,僅佔新車整體銷量的1%。不過,增幅是上年的3.4倍。原因是為嚴重的大氣污染而苦惱的中國政府的積極推動。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適用於購車補貼、免稅和優先獲得號牌等優待政策。中國政府計劃2020年之前將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的累計銷量提高至500萬輛。
當然,海外廠商也意識到了這股東風。德國博世2015年在江蘇建立了車載電池工廠,松下也在遼寧建立工廠,力爭2017年投産。在競爭必將日益激化的增長市場發起挑戰的萬向有勝算嗎?魯冠球表示:如果我不行,就讓兒子和孫子來完成……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香月夏子 東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