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金融帝國(上)5億人的支付方式

2017/12/12


  阿里巴巴集團的金融業務正迅速擴大。目前支付寶用戶已超過5億人,日均結算次數達2億筆左右。以日益積累的龐大結算數據為武器,阿里巴巴還開始涉足信用評價和融資等新領域。

 

  寺廟香火錢也用支付寶

  

  「能用支付寶捐香火錢」,杭州千年古剎凈慈寺的工作人員這樣理所當然地説道。功德箱上貼著二維碼,遊客要是沒零錢,只需拿出智慧手機就能捐。從打開支付軟體到捐完錢只需約10秒鐘,據説很多6、70歲的老人也用手機捐香火錢。

  

凈慈寺的功德箱上貼著支付寶的二維碼(杭州市)

 

  支付寶是阿里巴巴旗下金融公司螞蟻金服推出的結算服務,作為面向淘寶的支付手段於2004年問世。用戶只需在智慧手機上安裝支付寶,開設專用帳戶,將銀行帳戶的錢轉入支付寶,就可以輕鬆支付。

 

  隨後,支付寶的用途不再僅限於淘寶。由於中國信用卡普及度不高,支付寶的利用呈現出爆炸性增長。此外,由於中國市面上被認為還流通著部分假幣,所以電子結算比現金支付更安全可靠。中國從2018年開始,所有電子結算都必須經由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的系統。央行被認為將電子結算用於反洗錢和收集相關資訊。

  

  支付寶的便利性與日本的「Suica(又稱:西瓜卡。是一種可充值的非接觸式IC乘車卡,類似於交通一卡通)」等電子貨幣很相似。不同的是利用規模。在2017年的「雙11」,支付寶的結算次數達到14.8億筆。截至2016年10月,支付寶的日均結算次數為1.75億筆。考慮到中國電商的增長速度等,預計目前的結算次數在日均2億筆左右。 

  

  

  一方面,日本包括Suica在內的交通電子貨幣的整體結算次數截至2017年7月為月均7000多萬筆,被支付寶拉開了幾十倍的差距。

  

  在江蘇蘇州市的菜市場上,到處都有支付寶的二維碼,但大部分商家並不用向阿里巴巴支付結算手續費。原因是支付寶「個人間轉帳免手續費」,不少商家使用個人帳戶收款。不過即便是商務用途,支付寶的結算手續費僅為交易額的0.6%,遠遠低於信用卡的3~5%。

 

  在追求「便宜」的背景下,支付寶與快速成長壯大的微信支付間存在競爭。由於支付寶還是阿里巴巴其他業務的「基礎設施」,所以相比于盈利,阿里巴巴更重視擴大市佔率,採取力爭實現集團整體收益最大化的戰略。

          


            

  生鮮食品配送企業「盒馬鮮生」、共用單車企業「ofo」、外賣平臺「餓了麼」、網約車企業「滴滴出行」……,這些企業的業務均可使用支付寶。阿里巴巴正在從消費和結算兩方面改變中國經濟。

   

  打造新的信用世界

     

  「果然還是很在意男朋友的芝麻信用分」,據説有這種想法的中國女性越來越多。芝麻信用是阿里巴巴推出的個人信用評價系統,與支付寶的結算數據聯動。芝麻信用分每月更新一次,用戶任何時候都能查看自己的分數。

   

阿里巴巴會為用戶的信用程度打分

  

  信用分高的話,不僅能在貸款利率和信貸額度方面享受優待,還能在住酒店、騎共用單車時免押金。據阿里巴巴統計,如果在辦入住手續時免交押金,登記時間平均可縮短至45秒,退房時則僅需18秒。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忙碌的商務人士增多,這些人不得不在意自己的芝麻信用分數。由於芝麻信用分數還會影響貸款利率等,不少用戶集中使用支付寶交易,並且按時還款。  

 

  正如阿里巴巴所期望的那樣,支付寶的利用出現增加,還款也很及時。不僅如此,支付寶甚至影響著中國人的金錢價值觀,讓「該付的錢按時付」、「該還的錢按時還」的觀念出現增強。

  

  芝麻信用的評價標準包括生活繳費在內的支付行為、學歷、工作經歷以及交友關係。為了提高信用分,用戶紛紛填寫個人資訊,阿里巴巴不費吹灰之力便從全中國收集到了寶貴的數據。阿里巴巴已開始基於這些資訊面向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的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正在步入「新的信用世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