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中印能否率先跨越到「無現金社會」?

中印能否率先跨越到「無現金社會」?

2017/03/28

PRINT

      村山宏:2016年11月,印度突然廢除了大額紙幣,其目的終於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之前一直被傳是為了整頓地下經濟,防止偷稅漏稅,但真正的目的在於將印度轉變為「無現金社會」。不僅是信用卡,很多印度人連銀行儲蓄卡都沒有,實現無現金社會聽起來像是無稽之談。但什麼都沒有也是一個優勢,因為沒有妨礙新技術的舊制度,能一步就跨越到下一個階段。

 

在首都新德里的銀行門前,希望換鈔的民眾排起了長隊(2016年11月18日)

 

     2月7日,報道亞洲資訊的英文媒體《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網路版)刊登了印度經營顧問Arvind Singhal的投稿。文章標題是《印度向無現金社會飛躍 廢除大額紙幣是金融數位化構想的一部分》。雖然文章的焦點在於廢除大額紙幣給印度經濟帶來的不良影響,但同時也認為這是莫迪政府推進的金融系統數位化的一環。

 

  建設「無現金社會」的基礎設施

 

      沒有了大額紙幣,人們支付時就需要使用大量小額紙幣,這樣的話可能會有人不願使用現金。據Singhal介紹,印度政府一直在推進一項 「Jan-Dhan Yojana(人民財富計劃)」事業,促使國民開設銀行帳戶。自2014年8月發佈以來,已經有2.7億人新開設了銀行帳戶。同時還構建了「Aadhaar(基礎)」生物識別系統,正在完善註冊後可立即通過網路進行身份認證的環境。

 

      如果能通過網路進行身份認證,從銀行帳戶提款就變得十分簡單,無需再向發卡方進行查證。印度政府正在大力推進通過Aadhaar系統實現的「統一支付界面」(UPI)金融結算系統。此外,名為「India Stack」的資料庫也在建設當中。資料庫中將保存住址、職業經歷等龐大的個人數據,人們能利用數位數據快捷開設帳戶和申請貸款。

 

      雖然感覺這像是政府的終極個人監控系統,但不管怎樣,這樣做肯定會向無現金社會靠攏。想要詳細了解印度網路基礎設施狀況的讀者請參考下面兩篇報道。一篇是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網路基礎設施 開拓印度》(日經電子版2016年12月27日翻譯刊登)。另一篇是,美國線上媒體Venture Beat的《在無現金社會上領先美國的印度》(日經電子版1月27日翻譯刊登)。

 

      印度的無現金社會如果步入軌道,可能很快就能實現。雖然手段不同,中國也在全力向無現金社會過渡。中國與印度一樣,持有信用卡的人比較少。在中國,由於使用信用卡在網上支付比較困難,在十幾年前有人甚至認為網購不可能普及。但自從阿里巴巴開發了 「支付寶」,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1
具有一般參考性
 
8
不具有參考價值
 
29
投票總數: 5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