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進軍美國為時尚早?
2018/01/23
中國汽車廠商已開始正式進入海外。廣州汽車集團1月15日宣佈,2019年進入北美市場。作為汽車主場的中國國內至今仍是壓倒性的最大市場,但將走向國外,進入美日歐韓大型企業展開激烈競爭的美國。在「擺脫窩裏橫」的背後,似乎能看出作為大國加強自信的意圖。
廣州汽車進軍美國,是在密西根州底特律舉行的北美國際車展上宣佈的。廣汽繼在矽谷擁有的研發基地之後,還將在底特律和洛杉磯新建研發基地。此外,還將建立銷售公司,在2019年底之前啟動銷售。
![]() |
廣州汽車在北美國際車展上展示的電動汽車概念車,計劃2019年年底前在美國上市 |
廣州汽車在中國與豐田和本田等拓展合資業務。廣汽2017年銷量約為200萬輛,其中,50萬輛為自主品牌車。廣汽也將以自主品牌進入美國市場。在此次車展上,廣汽披露了面向北美設計的SUV、新款轎車和純電動汽車的概念車等。
中國2017年新車市場達到2887萬輛,遠遠甩開居第2位的美國(1723萬輛)。此前,德國福斯、美國通用汽車和日産汽車等與中國企業展開闔資的海外品牌車席捲市場,但廣州汽車等大型車企通過合資業務,吸收了技術和經營手法,一直在擴大自主品牌車的銷售。以乘用車為例,中國品牌車的份額如今超過4成。
獲得自信的一部分中國車企自數年前開始進入海外。上海汽車集團攜手泰國正大集團(CP),自2014年起在泰國銷售「MG」品牌車。去年底,年産能力達10萬輛的新工廠投入運作,還將向周邊國家出口。到2019年,還計劃在印度啟動生産。此外,吉利汽車的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去年向馬來西亞大型汽車企業寶騰控股(PROTON Holding)出資49.9%。
![]() |
廣汽的自主品牌車 |
中國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産業領域,以「做強做優做大」為目標,推進國有企業重組,以打造能在全世界參與競爭的巨大企業。得到13億人口和經濟快速增長的支撐,在規模上達到世界屈指可數的企業不斷增加。
但是,中國品牌在全球獲得的評價仍然較低。據美國Interbrand統計顯示,在2017年的全球企業品牌號召力調查中,躋身於前100的只有居第70位的華為技術、居100位的聯想集團這2家。如果滿足於巨大的內需,現狀將無法改變。作為支柱産業的汽車肩負的期待尤為突出。
上海汽車和吉利汽車將目光對準新興市場國家,而廣州汽車則選擇美國作為將首個投資目的地。廣汽總經理馮興亞表示:要獲得世界性的品牌號召力,必須在美國市場贏得勝利。
不過,拓展美國市場並非易事。大眾進駐美國已有近70年歷史,但去年的份額僅為2%。有觀點認為,這種焦慮招致了2015年曝光的廢氣檢測造假。此外,如今份額為4%、居第7位的南韓現代汽車也在1986年進駐之初被視為「便宜沒好貨」,品牌的打造花費了較長時間。
要進入2009年被中國超過之前曾是世界最大的美國市場,不僅是價格,包括性能、品質、品牌號召力和售後服務在內的綜合實力將受到考驗。熟悉中國汽車産業的瑞穗銀行的國際營業部主任研究員湯進指出,不得不説,要進入美國市場,在實力上仍為時尚早。在中國汽車行業內,廣州汽車的挑戰也被認為非常嚴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裕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