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企業混戰亞洲電商市場,誰會勝出?

2018/05/23


  全球最大零售企業美國沃爾瑪將斥資約160億美元,收購印度最大電商企業Flipkart。沃爾瑪對亞馬遜在電商領域展開的反擊將在美國之外全面啟動。另一方面,圍繞快速增長的亞洲電商消費,中美巨大企業的爭奪戰正日益激烈。是自主經營還是參股?如何推動線上線下聯動?預計具體的業務模式將成為競爭的核心。

        

沃爾瑪正在電商領域對亞馬遜加強反擊

            

  在印度的電商領域,3強格局日漸明顯。分別為攜手騰訊控股、微軟、沃爾瑪的Flipkart陣營、居第2位的亞馬遜陣營、以阿里巴巴集團和軟銀集團為資本來源的Paytm品牌陣營。

  

  在中國的電商市場,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和騰訊陣營的京東集團成為2強。沃爾瑪放棄自主在華發展網上零售業務,2016年把業務出售給京東。沃爾瑪也借此成為京東的大股東,形成了騰訊、京東、沃爾瑪的3方合作。另一方面,亞馬遜仍堅持靠自主經營拓展中國市場。

        

  阿里巴巴2016年將東南亞最大電商零售企業、新加坡的來讚達(Lazada)集團變為子公司。亞馬遜2017年在新加坡啟動了生鮮食品電商。

         

  中美巨大企業和當地企業在增長市場展開混戰。其中,亞馬遜在母國之外也堅持自主經營,其他大企業則主要通過參股或合作來進軍外國市場。

      

亞馬遜在新加坡的配送中心(資料圖)

      

  沃爾瑪在宣佈收購Flipkart的同時,還宣佈將留用Flipkart的管理層並在未來把該公司上市。印度對外資持有零售業企業的限制很嚴格,沃爾瑪此前曾嘗試通過在法律上不屬於零售的美國好市多(Costco)模式鋪設實體店網路展開自主經營,但今後將與中國一樣,把重心轉向作為當地網際網路企業的股東開展活動。

  

  在沃爾瑪的老家美國,其在電商零售市場被亞馬遜壓制。沃爾瑪2016年花費3千多億日元收購了電商企業Jet.com,擺脫了對自主電商服務的依賴。而在日本,沃爾瑪通過百貨公司西友進行浸透,最近還與樂天展開合作。無論是在實體店領域還是電商領域,都不再拘泥於自主品牌。

  

  在日本企業方面,軟銀集團成為多家網路相關企業的大股東,將逐步增加合作夥伴,強調了打造企業「群」的戰略。

    


   

  軟銀和阿里巴巴向印度電商企業Paytm投入鉅資。Paytm的運營公司One97 Communications的創始人兼CEO維賈伊·謝卡爾·夏爾馬(Vijay Shekhar Sharma)表示,「印度的電商零售市場仍處於幼兒期。從現在開始努力,仍非常有希望躋身前列」,強調印度最大電商企業Flipkart仍在自身的射程之內。

    

  夏爾馬還表示,「與資金相比,更是業務模式的競爭」。Paytm將結合移動支付和電商零售,推進自主經營,力爭通過兩個方面登上頂峰。其最近還向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透露了將採用與阿里巴巴集團相似的路線與Flipkart和亞馬遜展開競爭的想法。

   

  另一方面,亞馬遜2013年在印度以向當地零售業者提供網上賣場等的模式,開設了購物網站。通過全資子公司的自主經營快速增長,Flipkart陣營和亞馬遜這2強佔到印度電商零售市場的7成。

 

  此外,亞馬遜在美國收購了天然食品超市,將推進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戰略。在印度,有專家認為亞馬遜今後必將收購實體店連鎖企業。

    

  亞馬遜和中美大型企業的經營能力競爭才剛剛開始。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小柳建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