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企業在印度上演「全明星賽」 日企出局?
2018/05/14
印度成為全球人口最多國家的日子正日益臨近。據聯合國推算,2018年中期印度人口將達到約13.54億。雖然仍低於中國的14.15億多,但到6年後的2024年中期,印度人口將達到約14.3億多,有望超過中國。
![]() |
印度的搭車軟體「Ola」(孟買) |
2017年印度國內生産總值(GDP)超過法國,排在全球第6位。如果保持近年來超過7%的增速,印度GDP在6年後將超過英國,與德國爭奪全球第4位。美國蘋果的首席執行官提姆·庫克表示,「(印度消費市場的)趨勢酷似多年前的中國」。
正因如此,全球「明星」企業在印度的勢力範圍爭奪很是激烈。此外,由於印度屬於訪問歐美網站不受限制的民主國家,美國網際網路企業的存在引人關注。與美國知名網際網路企業缺席中國市場形成對照,中美的巨大企業和當地企業在印度市場展開混戰,呈現出如同「全明星賽」的局面。
例如在印度的主要機場,全球最大網約車企業美國優步(Uber)和印度國內最大搭車應用「Ola」在相同乘坐地點展開競爭。在網路視頻領域,美國21世紀福克斯旗下的印度當地企業Hotstar將對抗視頻網站「Netflix」和亞馬遜這2家美國企業的直營服務。
為了獲得印度最大電商企業Flipkart的控制權,沃爾瑪和亞馬遜展開了競爭。而在Flipkart和Ola的股東中,都有中國騰訊控股的身影。
印度最大移動支付服務商「Paytm」的運營公司則有阿里巴巴集團的出資。
日企在印度如何呢?
在印度,汽車行業的老大是瑪魯蒂鈴木(Maruti Suzuki),空調行業排第一的是日本大金工業。在液晶電視領域,索尼正爭奪首位。印度消費者對日本品牌十分信任。印度電商巨頭Flipkart的最大外部股東是軟銀集團。Flipkart正令沃爾瑪和亞馬遜在收購條件上展開競爭。軟銀集團還將向Ola、Paytm的運營公司、印度第2大電商企業Snapdeal出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