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入華新捷徑:線下鋪店不如進駐天貓
2018/08/22
全球日用品和食品企業正通過阿里巴巴集團等網站,擴大對中國的出口。中國電子商務市場達到美國的2倍以上,已成為世界最大。通過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的壓倒性集客力和物流網,將商品送到消費者身邊。此前試圖用自家流通網開拓中國市場的企業被借助阿里巴巴等力量的後發勢力超越,處境艱難。
![]() |
全球企業相繼入駐天貓 |
資生堂2018年秋季在阿里總部所在的杭州市派駐了20人的團隊,著手開發天貓等阿里電商網站特供的商品。資生堂從2015年開始在天貓上銷售産品,但社長魚谷雅彥表示,「我們將共同開展利用銷售數據的行銷活動」。
資生堂在中國擁有店舖網,但今後將強化電商渠道。2017財年(截至2017年12月)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2%,達到1443億日元,電商的比例為26%。魚谷社長表示,「到2020年將提高至40%」。
高絲的最高端品牌「黛珂(Cosme Decorte)」將於9月在天貓開店。此前,高絲的高端品牌僅限於能接觸到客戶的實體店舖,但阿里的銷售能力加強,高絲轉換了路線。
中國2017年面向消費者的電商市場比2016年增長35%,達到1.1153萬億美元,是美國的2.5倍。尤其是頻繁使用阿里網站的用戶全年達到5億人,數量龐大。此外,京東和唯品會等競爭者也在快速增長。
阿里擁有巨大的物流公司,與國內外的主要物流公司具有合作關係。2017年,阿里宣佈為了實現24小時以內配送,今後5年內投入1000億元完善物流。海外企業要自己在中國銷售商品,需要理解中國的商業慣例,並與批發商構建關係,但如果入駐阿里的電商網站,就可直接向消費者銷售。
化粧品的共同點是「日本製造」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青睞。訪日中國遊客將化粧品作為禮品購買,其高品質獲得認可。2018年1~6月日本對中國的化粧品出口額同比增加5成,達到1481億日元。作為同期數據創出歷史新高,2018年全年首次突破2000億日元的可能性很大。電商拉動著整體水準。
由於高品質商品的出口存在需求,企業的投資流向了本國。資生堂預定2020年之前啟動在大阪府和栃木縣2座工廠。
以阿里為跳板瞄準中國市場的不僅是日本企業。8月14日,美國最大食品超市克羅格公司(Kroger)宣佈與阿里合作,將在天貓上推出有機食品和環保型日用品牌「Simple Truth」。這是首次在美國之外銷售,均為在美國製造的高品質商品。
克羅格的首席數據官(CDO) 雅爾·科塞特(Yael Cosset)在談到合作效果時表示,「在沒有實體店舖的中國市場,我們向消費者銷售商品成為可能」。
另一方面,搶先建立了「實體營業網」的日用品企業則陷入了苦戰。世界最大化粧品公司法國歐萊雅在1990年代後半期進入中國消費品市場,擴大了店舖網,但受到以電商為武器迅速擴大在華業務的日韓企業擠壓,份額出現下降。
美國寶鹼(P&G)搶先於其他公司建立了紙尿褲的銷售網。但是,花王2015年與阿里合作啟動跨境電商業務,在高端産品領域一度將份額提高5成。相比起來,寶鹼的份額卻出現下滑。
阿里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提出了積極增加進口商品的方針。阿里CEO張勇表示將挖掘品質高、但在中國知名度較低的商品。對於日本商品,他顯示出大量採購化粧品、食品和牛奶等嬰幼兒用品的想法。
但在中國也存在著日美歐沒有的獨特風險。其中之一是中國政策的迅速變化。騰訊的遊戲《怪物獵人:世界》上線5天後因未完全符合政策法規要求被下架,導致股價暴跌。在與阿里合作期間,企業或者需要去探索下一步措施。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井基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