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T新興勢力正轉向內陸

2019/07/16


      中國內陸地區的城市正在作為IT的新聚集地而崛起。四川省成都在「電子競技(e-Sports)」等遊戲製作領域、湖北省武漢在視頻APP等領域不斷湧現初創企業。與北京和上海等以沿海地區為中心的原有聚集地相比,辦公室租金和人工費等更為低廉,與此同時,眾多的大學和豐富的人才也在推動創業。

     

成都有明堂互動科技從事面向騰訊控股等的智慧手機遊戲開發(董事長王劍)

    

    遊戲公司成都有明堂互動科技董事長王劍指出了在當地創業的魅力。他表示,成都擁有開發新遊戲的環境。

  

    該公司2014年設立,2017年為騰訊控股開發的智慧手遊《街頭籃球》受到歡迎,因此擴大了業務範圍。企業估值達到2億元。王劍董事長自信地稱,下一部作品力爭成為在電競大賽上被採用的遊戲。

 

    成都曾是《三國志》的舞臺。這裡保留著大量歷史建築,至今洋溢著古都的氛圍。當地電競的業界團體成都電子競技産業協會的主席銀漢表示,與被認為不辭辛勞工作的上海人等相比,這裡享受悠閒生活的習慣根深蒂固,喜歡遊戲等娛樂的人原本就很多。

   

成都有明堂互動科技開發的籃球遊戲《街頭籃球》

  

    由於遊戲人才眾多,開發活躍,涉足承包的製作公司大量湧現。結果,騰訊在成都設立的開發公司製作的智慧手遊《王者榮耀》在中國走紅。如今,這裡僅遊戲開發公司就有300多家,已成為遊戲産業最為發達的城市。

 


 

    在成都和武漢,擁有最新技術的初創企業正在增加。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等的數據,從高科技企業數量(2018年)來看,武漢達到3527家(中國第10位),成都為3000家(第13位),均躋身前列。

 

    雖然在規模上遜色於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這四大城市(約1萬~2萬5千家),但將追趕阿里巴巴集團總部所在的杭州(第8位,3919家)等第二集團。

  

    從獨角獸(企業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非上市企業)來看,據調查公司IT桔子統計,截至2018年底的調查顯示,成都所在的四川省和武漢所在的湖北省分別為4家。排在整體(202家)的第6位。

     

  

    成都的獨角獸之一是成都醫雲科技。主營業務是醫生間交流資訊的APP,在中國已有約55萬名醫生註冊,企業估值達到12億美元。今後計劃推進通過網路銷售藥品等服務的多元化。

 

      大家開心嗎?——6月14~16日在武漢市郊外的體育場,運營視頻直播APP「鬥魚」的獨角獸企業武漢鬥魚網路科技舉行了「2019國際武漢鬥魚直播節暨鬥魚嘉年華」,吸引了眾多年輕人。

   

      鬥魚主要提供網路視頻直播服務,普通消費者在網上直播自己唱歌、跳舞和講話等視頻。在嘉年華活動中,約1500名主播登臺表演,將會場氣氛推向高潮。

  

運營視頻直播APP的「鬥魚」成長為內陸湖北省武漢市的代表性初創企業

     


      該公司成立於2014年,2018財年(截至2018年12月)的營業收入為36億元,同比增長約9成。企業估值達38億美元,還獲得騰訊出資。該公司目前正申請赴美上市。2018年的用戶人數達2.5億人左右。觀看直播的人可以通過APP實時與主播交流。廣告費等成為該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在鬥魚取得成功的刺激下,武漢的年輕人在動漫製作、遊戲和教育等領域接二連三地創立了IT企業。鬥魚副總裁袁剛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希望在鬥魚的刺激下,武漢的創業文化更加繁榮。

   

      武漢和成都作為初創企業的聚集地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擁有豐富的人才。中國教育部統計的各城市高校數量(2017年)顯示,武漢達到84所,位居全國第2,接近第1位的北京(92所),成都(56所)也排在全國第10位。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武漢事務所長佐伯岳彥指出「大學和研究機構的聚集支撐著武漢的發展」。同時表示,高等大學集中,高科技人才也很多,與沿海地區相比,人才的外流較少,更容易留在武漢。

   

      內陸地區的另一個武器是與沿海大城市相比成本較低。據業內相關人士稱,武漢的辦公室租金僅為上海的一半左右,平均月收入也僅為7成左右。

      

      調查公司如是金融研究院指出,由於(北京等)大城市處於飽和狀態,投資公司正在地方城市尋找新的投資對象。受中央政府的意向影響,地方政府也致力於培育和匯集初創企業。不過,成都和武漢原本就具有優秀人才集中等基礎,因此領先於其他城市。

  

      中國不斷有企業誕生,但也有不少企業從市場消失。共用單車服務曾經備受關注,但如今很多企業相繼破産。東京大學的伊藤亞聖準教授指出「多産多死所帶來的新陳代謝的激烈程度加速了中國的技術創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島大介 渡邊伸 大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