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25 星期四

  • 0410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觀點 > 楊致遠談創業

楊致遠談創業

2019/01/29

PRINT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日前在新加坡舉行了「日經論壇 創新亞洲」,亞洲的企業家和專家圍繞技術創新等議題交換了意見。記者針對亞洲的技術創新等採訪了美國雅虎聯合創始人、現在以美國矽谷為基地領導投資公司雨雲創投(AME Cloud Ventures)的楊致遠。

     

  記者:亞洲的技術創新是否會取得進展?

     

  楊致遠:迎來經濟增長期的東南亞與10~15年前的中國相似。在與當時相比現在技術更發達,跳過固定電話階段,手機突然普及等「蛙跳」式發展或許會更快地推進。電子商務和智慧手機結算等技術是關鍵,物流基礎設施也有可能明顯改善。

  

楊致遠

     

  記者:現在您正在推進對創業者的支援。

     

  楊致遠:我離開美國雅虎,成立了投資公司,正在支援仍處於創意階段的初創企業。投資對象大部分為矽谷的企業,達到150家左右。其中,也有中國滴滴出行等亞洲企業。

     

  在決定投資對象時,我重視産品和服務能否在全世界被接受這一點。如果無法在亞洲拓展業務,就稱不上全球企業。我還會觀察創業者是否具有克服困難的熱情。

     

  記者:您對亞洲初創企業有哪些建議?

     

  楊致遠:在創業時要找到社會和企業面臨的課題。利用技術解決因困難且耗費時間而任何人都不願去面對的問題,就會帶來商機。課題越複雜越巨大越好。

     

  亞洲交通擁堵嚴重,計程車也不好打。印度尼西亞的GoJek和新加坡的GrabTaxi等網約車服務商看到這一點。在廣闊的中國很難實現的活躍溝通,但微信使得這變得容易。阿里巴巴集團的電商業務改善了中小企業的物流和銷售,取得了成功。

     

  記者:如今的創業環境怎麼樣?

      

  楊致遠:現在風險企業投資者增加,還出現了雲服務,創業變得容易。但是成功的可能性仍和以前相同。越是容易創業,競爭越變得激烈。我也有再次創業的想法,但還沒有好的創意。很多年輕創業者都具有與我當初不同的創意和熱情,他們很有幹勁。

     

  記者:作為投資者的目標是什麼?

       

  楊致遠:和向出資者募集資金、追求投資收益的投資者不同,我是用自有資金投資。我希望培育能提供改變世界的産品和服務的企業。(收回投資)增加資金是為了獲得支援下一個創業者的資金。

     

  從創業不久的企業來看,與取得成功相比,遭遇失敗的情況明顯更多。即使投資也經常遇到不順利的情況,但只要1、2家取得巨大成功,就能彌補損失。重要的是從失敗中學到什麼。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遠藤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