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強化開拓中國市場
2019/07/29
中國華為技術正在加強本國市場的開拓。華為7月26日宣佈8月在中國上市支援「5G」的智慧手機等。華為的新一代半導體也將在今年秋季實現實用化,將構建不易受美國禁運措施影響的盈利基礎。不過,由於美國的制裁,華為的海外市場前景不確定性突出,難以預測自主推動的生存對策的成敗。
華為26日在廣東深圳市總部舉行記者會,高管透露了新産品的詳細情況。8月16日將以高功能智慧手機「Mate20X」品牌推出華為首款5G機型。華為的首款的電視也將在8月和9月分別推出一款,能與網際網路連接,具備語音操作和面部識別等功能。
預計華為9月還推出可折疊型5G智慧手機「MateX」。在中國,6月4家國有通信企業獲得5G牌照。華為的5G智慧手機預計從主要城市開始,逐步變得能使用。
在美國制裁之下,佔營業收入約一半的中國銷售仍表現強勁。有美國媒體報導稱,華為1~6月的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成。
![]() |
華為還將推進核心零部件的自産化。多位相關人士表示,用於智慧手機的名為「麒麟985」的新一代半導體將在今年秋季實用化。由旗下企業海思半導體設計,半導體代工巨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簡稱台積電、TSMC)生産。
還將採用與之競爭的美國蘋果和南韓三星電子也仍未採用、被稱為EUV(極紫外)光刻的尖端技術。
華為轉向中國市場和核心零部件的自産化,是因為美國商務部5月啟動事實上的禁運措施。華為對美國零部件和軟體的採購受到限制,尤其是在海外銷售的智慧手機受到的影響令人擔憂。海外智慧手機採用的美國谷歌作業系統(OS)「安卓」的更新可能被停止,相關服務無法使用。
不過,即使存在美國的禁運措施,來自部分海外供應商的零部件採購仍在持續。美國半導體大型企業美光科技在禁運措施啟動後暫時停止了與華為的交易,但之後部分重啟。該公司沒有給出明確的理由,但有觀點認為,禁運措施規定「源自美國的零部件和技術在25%以下可以供貨」,可能是通過海外法人供貨等,不納入限制對象。
![]() |
華為7月26日在深圳總部的發佈會 |
禁運措施還部分涵蓋美國以外的企業,但台積電未被涉及,將繼續供貨。在智慧手機用半導體設計領域掌握約9成份額的英國ARM控股也是「大部分交易仍在繼續」(華為員工)。
當然,圍繞美國禁運措施的不確定性難以消除。美國總統川普在6月的中美首腦會談後提出放寬對華為制裁的方針,但在美國國會,反對言論根深蒂固。在30日起在上海市舉行的中美部長級磋商中,華為預計也成為議題,但缺乏美國作出讓步的跡象。在並未充分實現自給自足的背景下,由於制裁影響,華為的經營能力被削弱的風險仍然存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上尚志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