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內對緩解華為制裁意見不一
2019/07/24
圍繞美國總統川普表明放寬對中國設備通信巨頭華為技術的制裁,各方的博弈越來越激烈。美國谷歌等與華為開展交易的企業22日直接與川普談判,要求儘早作出調整禁運措施的決斷。另一方面,華為存在參與朝鮮通信網建設的嫌疑,美國國會反而要求強化對華為的制裁。美國政府將加緊討論具體舉措,但是目前還看不到妥協點。
美國英特爾和高通等7家軟體和半導體大型企業的首席執行官(CEO)22日訪問了華盛頓。白宮發佈的聲明顯示,7家企業表示「強烈支援」美國政府對華為的制裁,但是要求商務部在今後個別判斷發放出口許可時「作出切合時宜的決定」。據稱川普也表示同意。
![]() |
資料圖(REUTERS) |
美國各家企業之所以感到不安,是因為看不清放寬制裁的具體內容。川普在6月的中美首腦會談後,表明允許開展不會威脅安全保障的交易。之後,白宮高官公開表明,允許出口的對象包括低級工業技術産品和華為可以從南韓、台灣和越南購買的通用品等,但是具體如何劃分川普政權內部意見存在分歧。
美國商務部5月將華為列入事實上成為出口管制對象的「實體名單」,但是同時決定採取允許向行動電話和網路維護業務發放出口許可的特別措施。商務部官員表示,「目前正在慎重討論調整制裁的具體內容,希望在寬限期結束(8月19日)之前確定並公佈」。
另一方面,川普政權和國會中的對華強硬派則極力阻止放寬對華為的制裁。美國《華盛頓郵報》22日報導稱華為參與了朝鮮的無線通信網路建設,向朝鮮提供通信設備和維護服務。朝野兩黨的2位參議院議員發表聲明,表示有意出台納入嚴格禁運措施的法案。雖然華為否認參與,但是川普表示將進行調查。
美國還有報道指出華為參與了中國軍方、新疆的監控系統。美國商務部一名高官表示,「(對各種報道) 深刻擔憂,將此事視為問題」,似乎表示出將相關報道作為調整對華為制裁的判斷材料。
如果華為問題走向長期化,可能對中美兩國政府推進的貿易磋商構成拖累。制裁的走向還將對向華為供應智慧手機零部件的日本企業造成影響。該如何調整供應鏈?各企業面臨著艱難的經營決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鳳山太成 華盛頓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