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禁運讓日本電子零部件企業損失多少?
2019/06/18
由於中美貿易摩擦惡化,中國華為技術突然被美國商務部納入禁運措施對象名單。在日本企業中,向華為手機提供零部件的各電子零部件企業深受影響。大型智慧手機企業的放緩是否將拖累零部件各企業的業績?對其盈利將造成怎樣的影響?
![]() |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佈了對華為的禁運措施。華為除了手機之外,還在全球通信基地台領域擁有較高份額。據悉,全球智慧手機年銷量約為15億部。華為在4月將銷售目標定為2.5億部,但也有可能下調目標。
如果華為産品銷售下滑,對日本企業的影響將難以避免。智慧手機除了半導體和液晶面板之外,還使用大量電子零部件。其中,對村田製作所、TDK、京瓷和太陽誘電這4家的影響巨大,令人擔憂。
那麼,影響金額有多大呢?在高盛證券負責電子零部件領域的投資調查部長高山大樹的協助之下,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進行了估算。根據上財年的業績,在設想各企業完全不向華為供貨的情況下計算了數值。
![]() |
向華為供應零部件的企業動向正受到關注(廣州市的華為專賣店) |
首先是向華為供應可充式電池的TDK。華為的智慧手機以高端産品為主,可充式電池的收益性也相對較高。用於去除噪音等的電感器和用於手機攝像頭的致動器也有可能受到影響。按營業利潤計算,有可能導致最多90億日元的下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