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雙11」國産品牌顯示存在感

2021/11/12


     中國一年中最大規模的電子商務促銷活動「雙11」1迎來最後一天。在經濟擺脫新冠疫情影響、不斷恢復的背景下,今年也創造出巨大商機。不過,與往年不同,今年中國品牌勢頭加強,海外企業的存在感則略微下降。再加上政府對網際網路企業的監管,促銷的情形與過去相比出現變化。

   

     始於2009年的「雙11」到今年迎來第13次。2020年出現新冠疫情,但從交易額來看,最大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集團和居第2位的京東集團2家合計達到7697億元,創出歷史新高。在中國作為最賺錢時間,國內外企業展開激烈競爭,進行大型促銷活動。

   

上海市內地鐵站「雙11」的宣傳很顯眼

 

      今年這種潮流也沒有改變。在阿里巴巴的網站,全球有29萬個品牌參加今年的「雙11」,這個數量創出了新高。為了增加交易額,阿里巴巴將促銷的期間定為10月20日~11月11日,比2020年(11月1日~11日)延長。

    

      中國調查企業星圖數據統計顯示,網際網路大型企業今年交易額合計截至11月3日達到3162億元。其中阿里巴巴佔55%,京東佔37%。

    

       「雙11」在中國已完全被消費者接受,今年的焦點是國産品牌。國産品牌相比2020年的促銷逐步提高存在感,迅速崛起。

     

       這款服裝的設計很有特點,穿上顯得年輕——在阿里巴巴網站3日播出的直播帶貨中,知名網紅薇婭熱心推薦商品。

    

       薇婭介紹的是自身創立、2020年啟動銷售的新興服裝品牌「VIYA NIYA」的商品。薇婭有時憑藉1次直播帶貨即可銷售數億日元。這一天有合計6000多萬人收看,呈現狂熱態勢。

   

       調查企業ECdataway統計顯示,在阿里巴巴旗下的電子商務網站「天貓(TMALL)」上,在截至10月31日的服裝部門預售數量的前5名中,「VIYA NIYA」等中國企業佔4家。在海外企業中,迅銷運營的「優衣庫」勉強躋身第4位。

   

 

      不僅是服裝。在體育用品市場,美國耐吉和德國愛迪達等海外品牌長期受到歡迎,但中國企業「李寧」和「安踏」正在迅速擴大份額。

    

      「買的全都是中國品牌的化粧品和衣服」,為今年促銷而積攢1萬元的上海市的女性公司職員小程這樣説。

    


    

        「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品質不錯」,這是最近中國消費者對國産品牌的共識。從美容商品總體來看,以資生堂為代表的海外品牌仍佔優勢,但也有意見認為,「如果僅限於口紅等彩粧領域,中國品牌的銷售額正在不斷提高」。不久的將來,中國品牌很有可能與海外品牌並駕齊驅。

    

在阿里巴巴的「雙11」的Kick Off活動上,國産品牌的宣傳引人關注(10月20日)

  

       和往年一樣,今年「雙11」的資金流動依然很大,但也出現了一些變化。阿里巴巴並未按照每年的慣例發佈11日淩晨的銷售額快報。2020年該公司發佈數據顯示,從大促啟動到11日淩晨0點半(中國時間),銷售額超過了3723億元人民幣。

     

      阿里巴巴在今年雙十一的主題中,重點強調了中國領導層提出的「共同富裕」和「脫碳」等方針,呼籲消費者進行捐助和購買環保家電等。

   

  

      在10月底的活動中,阿里巴巴的一名高管表示,「雙11」重視的對象正在從過去追求的銷售額增長轉變為可持續增長。中國政府對網路企業的監管被認為對阿里巴巴轉換方針産生了影響。

    

      大促活動結束後向國內外發佈鉅額銷售額的做法,為彰顯阿里巴巴的存在感發揮了作用。今年的「雙11」似乎有了改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田直樹 上海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