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印中國大股東:現在的經營沒有希望

2022/01/28


        日本企業象印魔法瓶與大股東中國格蘭仕創業家族,圍繞象印的經營出現了摩擦,格蘭仕創業家族在2020年提出了董事人事案,但在股東大會上被否。面向今年(2022年)2月的股東大會,格蘭仕再次提出了外部董事人選方案,象印對此持有不同意見。日本經濟新聞採訪了格蘭仕集團副董事長梁惠強。採訪的部分內容如下:

 

       記者:您認為象印的經營存在哪些問題?

    

       梁惠強:象印作為一個日本最知名的品牌,首先它應該投資未來,應該投資在自己的品牌上,投資在更多的産品上,投資在人才上,現在的整個經營戰略還是比較保守,我們可以看到象印的整個財務指標不好看,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象印實際上是有足夠的資源去進行面向未來的投資的,但一直以來都是比較保守,甚至可以説把很多的資源是用在了分紅上,用在了一些不必要的地方上,這個是令人比較遺憾的。

  

格蘭仕集團副董事長梁惠強

 

       我們覺得象印在國際化的戰略上,應該要把更多的資源配置到海外市場,除了要加大對未來的投資以外,國際化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方向,因為日本的國內市場增長的空間是有限的,而國外市場、國際市場,其實也不僅是中國、東南亞市場,在歐洲在北美其實也有很多的空間,為什麼不去建立專門面向國際的團隊,年輕化有活力,有國際視野的團隊,同時針對不同的市場,不同的人群開發商品?因為如果想把所謂日本標準,適合日本市場的商品,用一個標準去打遍全世界,這個是不現實的。所以我認為必須要利用好象印的這種技術能力、品牌能力,然後去開發更多有針對性的商品,這樣的話整個想像空間是非常大。

  

       再補充一點,家居用品的市場是非常的大,增長的空間也非常的大,甚至比白色家電大,而象印有很好的品牌基礎,也有很好的技術基礎,為什麼不更加進取一點,更加開放一點,這個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改變。但確實在過去的兩年,自從我們跟象印接觸,今年已經第五年了,過去4年看到的改變是比較少。

  

       記者:作為象印的大股東,會不會採取委託書爭奪戰(Proxy Fight)、TOB收購等手段?

    

       梁惠強:我們現在不是Proxy Fight,也不是TOB,我現在就是純粹地提名兩個我們認為很有能力和經驗的董事,我們也沒有對外收集任何的投票權,所以我們現在是作為一個友好的長期投資者。但是你問我,我們希不希望象印董事會贊成我們的提案,當然希望,我們也希望股東能夠認同,但是我們不會採取一些過激的手段。

  

      我覺得在經過了2年或者説經過這4年,有一點我可以很自信地説,當初我們對外界反覆強調的,就是格蘭仕不是一個激進的投資者,包括有一些媒體説我們是一個中國系的fund,一個中國系的基金,實際上我們不是一個基金,我們是一個實業公司,我們也是一個中國的品牌,我們投資象印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看好象印,同時希望能夠借助格蘭仕的能力協助象印走上一個新的臺階。

   
       這次跟兩年前最大的不同,我們其實已經通過時間我們證明了我們不是一個短期的投資分子,我們是一個長期的,超長期的投資者,我們是真心想幫象印做好。這個也體現在了我們公開的産品合作,我們去年3月份跟象印發佈了共同合作,做一款面向日本市場,首先是面向日本市場,然後再面向國際市場,這是利用格蘭仕的技術,象印的商品企劃和品牌的能力,我覺得這種合作非常好,但是現在給我們的感覺是這種合作是比較有限,它的潛力很大,但是還沒有發揮出來,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提案,無論他最後通不通過都好,我們相信股東是能夠看到格蘭仕的真實的一些行動,然後希望能夠在這一次的投票上能夠獲得更多的認同。

   

       記者:投資象印的終極完美的形態應該是怎樣的?

   


     

       梁惠強:其實沒有往這個方向去想,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力量和經驗把象印做得更好,我覺得象印完全有可能從各個方面做得比現在好5倍、10倍,是沒有問題的,比如説象印做到世界數一數二的家居家電的小家電的企業,是沒有問題的,這個是我們的一個目標。通過什麼樣的方法路徑很難説,但是我覺得象印絕對有能力去跟一流的企業能夠同臺去競爭。

   

        從一開始,沒有太多的把象印看成是我們投資的一個公司,已經覺得象印是從心理上已經覺得象印是格蘭仕的一部分,是一家人,所以為什麼我們在産品上,在我們的建議上這麼不遺餘力來去幫助象印,包括我們花這麼多時間,説實話我們的投入的時間,我和我們董事長去日本的次數,遠超于我們其他的任何一個項目,這個是説明了我們這種決心。所以我們覺得象印真的應該發展得更快,不要開倒車,應該要用一種新的、更有活力、更年輕的思維來去做。

   

        我們真的要去思考一下, 10年後的象印應該是怎麼樣的?15年後的象印應該是怎麼樣的?還是用今天的這種節奏跟商業模式可以發展?我覺得不是。説的不客氣一點,是沒有希望,或者應該説是挑戰比較大,如果比較外交辭令的話,挑戰非常的大,因為10年後15年後,這個行業的競爭格局會發生很大變化。所以我覺得一定要居安思危,不要覺得還會像以前那麼樣去小修小補來去改去補就能夠做成,還是要有一些動作,包括格蘭仕本身。

   

       記者:象印和格蘭仕共同開發商品的進展如何?是什麼商品?

    

       梁惠強:目前的進展還算可以。正如之前説的,我們應該是今年年中,可能第三季度左右能夠推出市場。

    

       至於什麼商品,因為有保密協議,還説不了,但是這可能是一個比較容易猜得到的産品。首先是剛開始就是面向日本市場,是以象印品牌面向日本市場,是一個象印現在沒有的産品品類。

  

       是在中國生産。但設計是共同研發的,而且是一個比較創新的産品,我們也挺看好,這個經過了超過兩年的研發和企劃,所以大家還是花費了很多心思,象印也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確實我們能夠看到象印的整個中層團隊還是很有競爭力,很有活力。

   

       記者:共同開發産品的生産希望放在格蘭仕這邊做?

        梁惠強:不一定,可以在第三方做,也可以在象印那邊做。格蘭仕現在是一家製造企業,但同時也是一家科技企業,我們的生産很早就已經不是100%在自己的工廠裏面,我們也有委託別人來去代生産,所以如果象印覺得未來他希望在別的地方生産,甚至別的國家,我覺得也沒有問題,包括在他們自己的工廠,我覺得沒有問題,這個不是一個重點,因為我們是現在提供技術,不是提供製造,這個要搞清楚。當然我們覺得我們的製造很有競爭力,但是格蘭仕集團還是比象印大很多,説地比較直接一點,我們其實對於象印的業務的增量對於格蘭仕來説,有的話非常好,但如果沒有的話,我們也能夠繼續發展下去,我們主要還是希望象印發展得更好。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廣州支局 比奈田悠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