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也在向越南轉移
2023/12/12
中國企業正加快在越南構建供應鏈。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包括出資)按1~11月的批准額計算增至上年同期的約2倍。在美國對中國的包圍網加強的背景下,蘋果等美國企業正在推進生産的轉移,比亞迪(BYD)等代工企業也在向越南轉移。
![]() |
比亞迪正在越南北部的富壽省推進生産基地的擴建(11月) |
富壽省位於越南首都河內的西北部。在比亞迪的工廠裏,巨大的起重機不停地搬運材料。比亞迪在8月份發佈了1.44億美元的擴張投資,累計投資額突破4億美元。被認為將作為蘋果的平板電腦「iPad」的生産基地。
背景是中美對立
蘋果正在推進供應鏈向越南的轉移,背後的原因是中美對立。美國拜登政府2022年實施了限制向中國出口尖端半導體和半導體製造設備的措施,出現了在中國生産最新産品變得困難的隱憂。
美國摩根大通分析認為,到2025年,iPad和手錶型終端「Apple Watch」的約20%、無線耳機「AirPods」的約65%將在越南生産。
負責AirPods代工的立訊精密工業已決定在越南北部北江省追加投資3.3億美元。今年夏季以後被認為共雇用了2萬多名工人,工資遠高於地區平均水準。有日本企業表示:「在單純的工資水準方面已無法與中國企業抗衡」。
越南外國投資局統計的1~11月份外國直接投資批准額比去年同期增加15%,達到288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包括香港、澳門)的投資為上年同期的約2倍,達到83億美元,佔到近3成。
![]() |
新增投資件數也突破900起,與第2位的南韓相差2倍以上。還存在中國企業通過新加坡和泰國子公司進行投資的情況。由於這些案例不包括在來自中國的投資之中,因此實際的中國案例似乎更多。
美國將構建對華包圍網,同時與越南保持著合作關係。這種格局將推動中國企業在越南的投資。
例如,在中國企業佔據市佔率前列的光伏面板領域,越南的産量正在增加。最近,市佔率排在首位的天合光能(Trina Solar)決定投資4.2億美元。美國以低價傾銷和人權問題為由限制從中國進口光伏發電産品,另一方面,從越南進口則免征關稅。
美國警惕迂迴出口
不過,也存在中國企業將主要模組運往越南,僅通過簡單組裝就向美國供貨的迂迴貿易的嫌疑。美國國會今年5月以迂迴貿易為由,決定取消對包括越南在內的4個東南亞國家的光伏發電産品的關稅豁免措施。
雖然拜登總統行使否決權,維持了關稅豁免,但美國的警惕感根深蒂固。從中國企業來看,可能是為了避免嫌疑,在越南進行原材料生産和採購的情況也在增加。
越南為吸引外資出台了各種稅收優惠措施。還對貿易協定持積極態度,參加了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因為是中國的鄰國,所以很容易吸引供應鏈。
越南是社會主義國家,但加入了由美國的友好國家構建的「友岸外包」供應鏈。在中國設有主要基地的鴻海和廣達電腦也已進入越南,在推動供應商轉移。
「今後在純電動汽車(EV)領域也有可能出現轉向越南的動向」,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河內事務所總監萩原遼太朗這樣分析。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今年5月訪問越南,向副總理陳紅河表達了在越南生産EV的意向。車載電池企業國軒高科也在建設工廠。
前景也存在隱憂。去年11月,越南國會批准了加強對跨國企業徵稅的全球最低稅的徵收。自2024年1月起,以一定規模的企業為對象徵收最低15%的實際法人稅。由於越南的優惠政策,此前很多外資企業的稅率被認為控制在15%以下,今後稅制方面的優勢將減弱。
![]() |
此外,長期的電力短缺也是一個問題。每年夏季,當局都會提出節約用電的要求。如果這種事態持續下去,對新投資猶豫不決的企業似乎將會增加。
日本投資額不到中國的4成
日本企業在越南投資中的存在感較弱。1~11月的投資額約為31億美元,規模不到中國的4成。排在新加坡和南韓之後,位居第四。日本的投資存在由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對當地大型銀行興旺銀行(VPBank)的約36萬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06億元)出資推高的一面。
很多日本企業都希望抓住越南不斷擴大的內需,最近,似鳥控股也首次開店。日本商工組合中央金庫的常務執行董事住本佳史表示:「在中國客戶減少的情況下,越南的客戶正在增加」。
日本從越南接收了很多技能實習生,熟悉日本文化和商業慣例的越南人正在增加。如果將這些人才作為橋樑,將成為在越南拓展業務的優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新田佑司 河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