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EV涉足跑車,走日本「老路」?

2023/12/28


      廣州汽車集團等中國車企正在相繼推出提高加速和精細控制等行駛性能的純電動跑車。在憑藉面向大眾的純電動汽車(EV)獲得一定存在感的如今,希望展示較高的技術實力,提高品牌形象。日本車企也曾經通過跑車的投放推動全球市場開拓。

 

      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的EV工廠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內。在中國國有大型企業廣州汽車旗下的廣汽埃安的基地,與其他地方風景不同的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一個區域正在擴大。

 

廣汽集團的「SSR」以EV特有的加速性能作為賣點

 

      在環繞零部件和夾具放置場所的橢圓形生産線上放置著骨架狀態的車輛,擁有內部資格的技術人員通過手工作業認真安裝零部件。將亮相的是10月上旬推出的高端品牌「昊鉑」的EV跑車「昊鉑SSR 」。按訂單生産,每天生産數輛。

 

      最大輸出功率為1225馬力,時速達到100公里的加速時間僅為1.9秒,超過了美國特斯拉的最高端車型「Model S Plaid」的2.1秒。據悉,雖然價格高達128.6萬元起,但廣州市內的昊鉑專賣店在12月中旬交付了1輛。

 

      中國企業正在紛紛向EV跑車伸出觸角。中國民營車企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的EV品牌「極氪ZEEKR」於10月下旬推出了「001 FR」。FR的「首席性能顧問」由最高級別汽車賽事「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1)」的前世界冠軍基米·萊科寧擔任。讓其參與底盤和驅動裝置的調整,發佈其在賽道上駕駛的視頻,彰顯加速性能等。

 

 

      比亞迪(BYD)也宣佈,通過旗下高端汽車品牌「仰望」推出「U9」。

 

      廣州汽車的總經理馮興亞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社的採訪時表示,希望昊鉑SSR提高EV品牌的形象,成為中國「新能源車」進入高端市場的典範。

 

      在中國,拉動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等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的是價格適中的車型。比亞迪憑藉10萬~20萬元的EV和PHV的轎車,每月銷售逾30萬輛。

 

  聯想到1960年代的日本

 

      在持續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涉足企業增加,競爭也在激化。在此背景下,通過推出跑車來彰顯自身的技術實力,試圖形成與其他廠商的差異。如果品牌形象提高,在海外也容易銷售。

  

      「榮耀,中國超跑走出國門」,「讓世界看見中國實力!」

 

      廣州汽車在泰國汽車展會「2023年泰國國際汽車博覽會」上展出昊鉑SSR之際,通過社交網路(SNS)如此宣傳,表現出已經意識到世界市場。

   


    

       借助廉價汽車培育市場,在競爭激烈之後開發跑車,在國內外提升企業形象,擴大銷售。這一戰略也與過去的日本車如出一轍。

 

      在日本,豐田於1955年推出了國産車「Toyopet Crown」,汽車普及速度加快,國産跑車的推出在1960年代非常盛行。

 

      本田的「S500」和豐田的「2000GT」上市,1969年上市的日産汽車的「S30型Fairlady Z」在2022年推出新車型,現在擁躉者仍很多。馬自達也由1967年推出的搭載轉子引擎的汽車「CosmoSport」為正式進入歐洲市場提供了推動。

 

      各廠商均以跑車為槓桿,在國內外宣傳技術實力,提高了在世界市場上的地位。不過,中國企業今後要在跑車市場提高存在感並非易事。

 

吉利旗下的「ZEEKR」於2023年10月推出了EV跑車

 

      中國諮詢公司共研産業研究院的統計顯示,中國的跑車市場為每年2萬輛左右。銷量排名靠前的是德國保時捷的「保時捷718」和德國梅賽德斯-賓士集團的「AMG GT」。

 

      2021年,德國保時捷在2個車型上保持近50%的市佔率,如果再加上賓士、美國福特汽車和德國寶馬,市佔率達到80%。

 

  歐美車企壁壘高

 

      即使在中國國內,與領先的歐美廠商也存在巨大差距,如果向國外發展,歐美廠商的壁壘將進一步提高。

 

      此外,技術開發和行銷也是課題。針對中國跑車的紮根,大型諮詢公司理特諮詢公司(Arthur D.Little)的鈴木裕人指出,「關鍵在於年輕富裕階層能否從EV特有的加速和性能中感受到魅力,並感覺所有價值」。

 

      雖然成本很高,但國內的經營環境將更加嚴峻。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預計2024年中國新車銷量(含出口)與2023年相比將僅增長3%,增至3100萬輛(新能源車為1150萬輛)。預計出口將增長15%,乘用車的國內需求很可能放緩。

 

      新能源車的價格競爭也很激烈。比亞迪在12月初表示,截至月末限時實施多個車型的降價促銷。此外,新興EV企業小鵬汽車也在12月表示,將限時對部分車型進行打折。

 

      跑車因價格高而有利可圖,但被認為銷售無法擴大。在中國新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在普通車型和跑車兩方面持續向研發和廣告投入資金的經營能力將受到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田邊靜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