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仍不晴朗
2014/07/16
![]() |
中國1~3月的實際增長率為同比增長7.4%,連續2個季度增長放緩,增長率下跌至1年半以來的最低水準。在中國,通常從年初到3月的全國人大召開期間,財政和金融會表現疲軟,投資也會增長放緩,不過今年受住宅價格也開始下跌影響,對經濟夭折的擔憂進一步升溫。
進入4月之後中國當局也開始採取行動。儘管李克強總理一再強調不會出台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但是卻在4月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出台減輕小微企業稅負和加速鐵路建設等經濟支撐政策。之後又面向部分銀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不斷對經濟進行「微調」。
![]() |
但是,中國經濟的前景仍不明朗。最大的風險是迎來調整局面的住宅市場。
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顯示,全國100個大中城市6月的新建商品住宅1平方米的均價環比下跌了0.5%。5月100個大中城市的平均房價時隔2年首次出現環比下滑,6月跌幅進一步擴大,房價出現下跌的城市數佔到整體的7成。
重慶市一家房地産仲介公司的高管表示「到了年底,房地産開發商需要大量現金來支付建築工人的工資等,通過降價手段來回收資金的趨勢將出現增強」。受供給過剩影響,商品房的庫存出現增多,觀望情緒出現擴大。中國最大的房地産企業萬科企業的董事長王石表示,內地房地産市場的調整期可能會持續2~4年。
在沒房子結婚難且金融商品匱乏的中國,個人投資主要偏向於房地産。正因為如此,可以説中國的購房剛需十分強勁,但是反過來則透露出依賴房地産的經濟的脆弱性。如果住宅價格的調整走向長期化,其消極影響將波及到企業、家庭和地方政府等各個方面,有擔憂的聲音認為明年的GDP增長率將跌破6%。
不堪重負的地方政府已開始自行出台寬鬆政策,例如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和浩特市就公開宣佈取消限購政策。中國經濟的前景仍然亮著黃燈。
(大越匡洋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