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援助要從量轉到質
2015/01/05
![]() |
柬埔寨首都金邊附近中國承建的大橋,由於引發了嚴重的塵土問題,有居民不得不搬走 |
在該國西部的戈公省,原本預定由中國援建水力發電站的計劃被迫更改。當地居民因建設移民和珍貴的生態系統將遭到破壞等問題而發起了反對運動。柬埔寨洪森首相也發表聲明稱,近期內不會允許開工。
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中心,柬埔寨接受的開發援助總額約30%來自中國。雖然柬政府官員表示「中國有執行力,可以信賴」,但是建設業者卻認為「中國企業工程管理不透明,現場管理也馬馬虎虎,就勞動條件引發的爭議也很多」。
據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的推算,中國現在是繼美國和日本等國之後的世界第6大援外大國。中國2013年對外純援助額約達70億美元,激增至04年的7倍。對外經濟援助本也可以是中國企業進駐的突破口,但是援助頻頻引發環境破壞和勞資問題,反而成為了中國國際形象惡化的重要原因。
分析認為,正是基於以上的原因,中國政府在12月起施行的《對外援助管理辦法(試行)》中,寫入了幫助受援國改善環境的字句。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國際亞洲部記者 村上達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