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動盪(上)

2015/07/31


        股價的急劇下跌讓中國動搖。擔心投資者的不滿高漲,中國通過露骨的「救市」舉措來抑制市場的動盪,但似乎認為買方只有政府,拋售壓力依然巨大。極端的「救市」舉措可能對中國領導層推進的重視市場作用的改革造成影響。

 
        「如果中國政府退出救市舉措市場行情將進一步惡化。中國政府應該不會退出救市舉措」,在上證綜合指數較上週末下跌8.5%、創下8年零5個月來最大跌幅的7月27日,總部位於香港的資産運用公司惠理集團的交易廳,負責操作上海股票的高級基金經理李以立看著急劇下跌的股價這樣説。

       這一天,在市場上中國政府將縮小救市舉措的猜測出現擴散。據市場推算,作為2014年夏季開始的牛市的「推手」個人的信用交易(包括非正規交易在內)減少了2萬4000億元。如今支撐股市的只有政府的「救市」舉措。如果像市場猜測的那樣,中國政府退出「救市」舉措,股價必然將進一步下跌。

 
       李以立的猜測是對的,中國證監會27日晚間發表聲明表示中國證券金融公司沒有退出,並將擇機增持,繼續發揮好穩定市場的職能,完全否定了中國政府將縮小「救市」舉措的觀點。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也在28日早上發表聲明,表示下半年仍會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顯示出將通過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支撐股市。

       由於將繼續維持股價的舉措,上海股市重新恢復穩定。上證綜合指數29日比上一交易上漲了3.44%,報收於3789點。不過瑞銀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即便是中國政府也不可能永遠干預股市。今後中國政府將採取什麼手段呢?

       國務院7月24日宣佈作為進出口促進政策的一環,將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區間。受此帶動,在市場上認為「中國政府今後將對人民幣緩慢貶值持寬容態度」(英國巴克萊銀行)的觀點浮出水面。將借助人民幣貶值帶動出口增長,從而提振股市。

       世界交易所聯盟(WFE)統計顯示,截止6月底上海市場的股票總市值僅次於美國紐約、美國納斯達克,位居世界第3位。與深圳市場的合計股票總市值位居全球第2位。但實際情況是中國股市無法與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相提並論。中國的國有上市企業更重視大股東中國政府的動態,而投資者最重視的技術革新則放在次要位置上。

      要想使股市行情穩定,上市企業有必要通過技術革新努力提高自身的魅力,而不僅僅是依賴政府干預股市和停盤等臨時的「救市」舉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土居倫之 上海、阿部真也 香港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