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企業收益企穩 還是房地産拉動

2016/11/08


  中國上市企業的業績正停止下滑,2016年1~9月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轉為增益。除市場行情過熱的房地産外,在收入增加的背景下,汽車和休閒娛樂行業也表現良好。隨著鋼材價格的恢復,鋼鐵行業也扭虧為盈。另一方面,資源開採、機械、運輸行業出現2位數的減益等,陷入設備嚴重過剩的結構性萎靡行業的調整成為長期工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統計了金融資訊企業大智慧匯總的所有上市企業的財報數據。數據對象為上海和深圳的兩個證券交易所。可以進行比較的2942家企業的合計凈利潤為2.0781萬億元。在2015財年(截至2015年12月)中國上市企業凈利潤時隔7年首次出現下降,2016年1~6月也下降了5%。可以説中國企業的業績在7~9月終於停止了減益趨勢。

  泡沫跡象明顯的房地産相關行業拉動了企業收益。進入2016年後,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的住房價格同比持續保持20~30%的漲幅。在房地産投機性買賣過熱的情況下,該行業的增益率達到28%,相關的建材行業達到43%。這兩個行業將企業整體的增益率推高了一個百分點。

  汽車和休閒娛樂行業均實現20%以上的增益。在小型車減稅措施的推動下,汽車銷量出現增長。包括零部件廠商在內,整個行業內有三分之二的企業實現2位數增益。隨著收入增加,個人消費相關産業的業績保持堅挺,家電和食品行業也確保了2位數增益。

  令一方面,結構性萎靡行業並還沒有出現業績改善的苗頭。除了機械行業減益24%外,資源開採業的凈利潤也降低近90%。中國石油天然氣(中石油)受上半年原油價格走低和中國經濟減速影響,原油生産和石油産品銷售均陷入低迷。1~9月的凈利潤減少90%,除去政府的補貼後,實際出現了虧損。

  佔上市企業整體凈利潤50%以上的銀行業的情況也不樂觀。各銀行都在抓緊處理不良債權,導致銀行的凈利潤增長僅停留在3%。雖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不良債權增加勢頭正在逐漸停止,但産生新不良債權的概率仍被認為處於高水準。目前銀行業的凈利潤停留在持平的範圍內,很可能是正致力於改善財務內容。

  雖然從整體來看,中國上市企業擺脫了減益趨勢,但經濟整體的風險因素仍然較多。中國政府開始加強調控房地産價格,部分地區的交易量也已經達到頂點。為了支撐經濟,中國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不過地方政府的財政困難也進一步加劇。中國企業能否就這樣恢復增長勢頭,前景依然不明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張勇祥 上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