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擔憂中美貿易摩擦致中國經濟下行
2018/04/09
有不少觀點擔憂,與美國的貿易摩擦有可能招致中國經濟下行。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和日經QUICK新聞日前發佈的中國經濟學家調查顯示,作為未來的風險因素,列舉「中美貿易戰爭」的受訪專家最多。中國經濟一直受堅挺的外需支撐。為了避免經濟失速,中國經濟外交的重要性正在變大。
調查中詢問經濟學家有可能招致中國經濟下行的因素,在給出有效回答的18人中,15人列舉了「中美貿易戰爭」。其中,10人稱其為最重大風險。此前,將「貨幣緊縮」和「房地産行情調整」列舉為風險因素的受訪者很多,但對貿易摩擦的警惕感正在迅速提高。在調查實施的3月中下旬,美國政府宣佈啟動對鋼鐵和鋁的進口限制措施。
![]() |
荷蘭銀行(ABN AMRO Bank)經濟學家Arjen van Dijkhuizen指出,「事態如何發展等不確定因素仍很多,風險有可能提高」。光大新鴻基的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也表示擔憂認為,基於《貿易法》301條款的制裁一旦啟動,影響將非常巨大,貿易摩擦有可能成為今年市場的主要風險因素。
堅挺的出口一直對中國經濟構成支撐。中國銀行(香港)的高級經濟研究員蔡永雄表示了警惕,認為世界經濟雖然已經觸底,但保護主義升溫和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變更等外部環境非常不透明。
但是,認為中美發展為全面貿易戰爭的觀點目前仍是少數派。安盛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師姚遠預測稱,如果爆發貿易戰爭,中美雙方將兩敗俱傷,與展開報復相比,中國正在試圖送出市場開放等「胡蘿蔔」,以妥善管理對美關係。寶盛銀行(Bank Julius Baer)的Susan Joho認為,圍繞貿易的爭吵持續的可能性是75%,而發展為貿易戰爭的概率為20%。
主要前景是由於中國領導層力爭實現「從數量到品質」轉型的方針,經濟持續緩慢減速。1~3月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預測平均值為6.7%,預計略微低於2017年10~12月的6.8%。從全年展望來看,2018年為6.5%,2019年為6.3%。
![]()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資料圖,kyodo) |
中國銀行(香港)的高級經濟研究員蔡永雄表示,2018年1~2月出口和零售等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堅挺,顯示出強勁勢頭,2018年預計實現6.7%這一較高增速。另一方面,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中國政府正在加強抑制金融系統風險的舉措,房地産和基礎設施投資面臨的逆風將加強,認為2018年增長6.3%。
預測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到2018年底為1美元兌6.45元,比2017年底升值0.8%。美國加息成為推動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潛在因素。但很多觀點認為,中國政府擔憂資本外流,將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與在1年時間裏升值約6%的2017年相比,將維持小幅浮動。
很多觀點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將堅持略微緊縮的貨幣政策操作。在約15年裏擔任行長的周小川在3月卸任,易綱出任新行長,但大的方向性不會改變。有預測稱,為了應對美國加息和國內債務問題,中國將小幅提高向金融市場注入資金之際的利率。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香港 木原雄士
參與此次調查的經濟學家
Arjen van Dijkhuizen, Senior Economist, ABN AMRO Bank N.V
澳新銀行 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 楊宇霆
Raymond YEUNG, Chief Economist, Greater China, ANZ Bank
安盛 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師 姚遠
Aidan YAO, Senior Emerging Asia Economist, AXA Investment Managers Asia Limited
中國銀行(香港) 高級經濟研究員 蔡永雄
Ricky CHOI, Senior Economist, Economic Research Division, Bank of China (Hong Kong)
Richard JERRAM, Chief Economist, Bank of Singapore
Masashi MURATA, Vice President, Investor Services, Brown Brothers Harriman
建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 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聯席主管 蘇國堅
Peter So, Managing Director and Co-Head of Research, CCB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Limited
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 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劉利剛
Li-Gang LIU, Chief China Economist, 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Asia Limited
招商證券 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 謝亞軒
XIE Yaxuan, China Merchants Securities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 廖群
Qun LIAO, Chief Economist and General, Manager of Research Department China, CITIC Bank International Limited
大和資本市場 執行董事兼首席經濟學家 賴志文
Kevin LAI, Daiwacm
星展銀行 執行董事兼首席中國經濟師 梁兆基
Chris LEUNG, Executive Director and Chief China Economist, Group Research, DBS Bank (Hong Kong) Limited
Sean Taylor, Chief Investment Officer, Asia Pacific, Deutsche Asset Management, Deutsche Bank
光大新鴻基 財富管理策略師 溫傑
Kenny WEN, Wealth Management Strategist, Everbright Sun Hung Kai
Sukumar RAJAH, Senior Manager Director, Director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Franklin Templeton Investments
高盛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宋宇
SONG Yu, Chief China Economist, Goldman Sachs
恒生銀行 首席經濟師 薛俊升
Thomas SHIK, Chief Economist, Head of Economic Research, Hang Seng Bank Limited
摩根大通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朱海斌
Haibin ZHU, Chief China Economist, J.P. Morgan
Susan Joho, Economist, Julius Baer
麥格理 中國首席經濟師 胡偉俊
Larry HU, Head of China Economics, Macquarie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 首席經濟學家 沈建光
SHEN Jianguang, Chief China economist, Mizuho Securities Asia
摩根士丹利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邢自強
Robin XING, Chief China Economist, Morgan Stanley
三菱東京日聯銀行 董事 范小晨
Xiaochen FAN, Director, MUFG Bank
法國外貿銀行 高級經濟師 徐建煒
Jianwei XU, Senior Economist, Greater China, Natixis
野村控股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趙揚
Yang ZHAO, Chief China Economist, Nomura
法興銀行 中國經濟師 姚煒
YAO Wei, China economist at Societe Generale Corporate and Investment Banking
申萬宏源證劵研究所 宏觀分析師 王健
WANG Jian, Macro Analyst, SWS Research
瑞士銀行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汪濤
Tao WANG, Head of China Economic Research, U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