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大幅增加資金供應
2023/11/28
為了抑制短期利率大幅波動,中國在短期金融市場上增加了資金供應量。目的是應對增發1萬億元國債帶來的利率上升壓力。中國正通過金融和財政政策的一體化運營來避免經濟下滑。
![]() |
中國人民銀行(央銀)通過原則上每天實施的附賣回(Reverse Repo)和每月中旬實施的中期借貸便利(MLF)等公開市場操作來調節短期金融市場的供求關係。
近來,中國人民銀行的公開市場操作規模正在迅速擴大。11月27日,通過7天期附賣回供應了5010億元資金。減去公開市場操作到期部分後的凈資金供應量為2960億元。
![]() |
中國人民銀行總部(資料圖,kyodo) |
上上周(11月13日~17日)的供應量為3萬2110億元,創歷史新高。凈資金供應量也達到了1萬1110億元,水準處於歷史第5高。
中國人民銀行一週的凈資金供應量超過1萬億元的情況過去總共出現過6次。其中4次集中在2023年9月以後。
上周(11月20日~24日)的供應量為2萬1670億元,達到歷史第5高,凈資金供應量為406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增加資金供應的目的是為了應對短期利率的大幅波動。在短期金融市場,10月末以債券為擔保的隔夜回購利率曾一度飆升至8%。
![]() |
在中國,因政府增發債券而帶來的利率上漲壓力正越來越大。中央政府2023年的國債發行額增加了1萬億元,用於災後重建資金。另外,中國地方政府正與旗下投資公司持有的「隱性債務」推進置換,因此正在增加發行中央政府分配的「特殊再融資債券」,債券市場的供求狀況正在變差。
另外,還存在對小微金融機構資金狀況的擔憂。10月中旬,位於河北省滄州市的地方銀行滄州銀行發生儲戶紛紛提現的混亂情況。由於中國恒大集團的銀行融資明細表中有該銀行,客戶紛紛到銀行窗口提現。
為了應對這一狀況,銀行著手增加手頭資金,一度出現了短期金融市場變得不穩定的局面。
![]() |
中國滄州銀行為了消除信用擔憂,堆高紙幣進行展示(摘自中國SNS) |
往年,在年末年初和春節前,中國的銀行會實施籌資,因此市場的資金供求容易緊張。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在11月17日與金融機構召開的會議上表示:「統籌考慮今年後兩個月和明年開年的信貸投放,以信貸增長的穩定性促進我國經濟穩定增長」。
一方面,在美國,物價漲幅低於預期,利率趨於下降。10月底超過2%的中美10年期國債(基準債券)利差目前縮小到了1.7%左右。
由於利差縮小,11月21日人民幣一度以約4個月以來的匯率水準,即1美元兌7.12元被買入。由於資本外流的擔憂減退,中國容易向寬鬆方向修正金融政策。另外,隨著財政支出擴大,應對房地産低迷也變得可能。
華西證券研究所宏觀首席分析師孫付表示,2024年存款準備金率有下調0.5~0.75%的餘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土居倫之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