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調查預測:2023中國經濟增長5%
2023/10/07
日本經濟新聞社和日經QUICK新聞匯總的中國經濟學家調查顯示,中國的2023年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的預測平均值為5%。比3個月前的上次調查降了0.5個百分點。雖然部分經濟指標出現了景氣復甦的跡象,但是擔心房地産市場惡化的聲音正在擴散。
預期的幅度在4.5%~5.6%之間。在作出回答的29人中,至少有26人比上次調查時下調了預測值,佔4成的12人的預測值降至4%左右。預期幅度基本處在中國政府定為2023年增長目標的「5%左右」的範圍之內。
7~9月GDP預測平均值同比提高4.4%。顯示經濟勢頭的季度環比(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增長率為1.3%,預測相比4~6月(0.8%)有所恢復。
![]() |
增長勢頭疲軟。在防疫措施轉換、經濟重啟之初,認為2023年經濟將快速復甦的預期加強,但前景日趨變得難以預測。
最主要的原因是房地産市場的惡化。瑞銀集團(UBS)的汪濤認為房地産不景氣加劇,外需進一步減弱,政策支援也低於預期,預測2023年的增長率為4.8%,將預期下調了0.4個百分點。三菱UFJ銀行的范小晨也認為房地産相關投資和消費陷入低迷,預測將比3個月前降低0.9個百分點,增長4.8%。
在中國,房地産開發企業的經營困境相繼浮出水面。消費者對購房猶豫不決,行情進一步惡化的逆轉仍在持續。政府8月推出了降低首付款比例等對策,但調查顯示,認為一系列政策低於預期的評價引人注目。
京東集團的沈建光認為經濟刺激政策缺乏連續性,看不到效果。瑞穗銀行的伊藤秀樹也表示,「主要是不伴隨財政刺激的對策,對經濟增長率的影響有限」。
穆迪分析公司(Moody’sAnalytics)的Katrina Ell指出,「政府為了防止房地産泡沫膨脹,避開了大規模的刺激政策」,認為「這是容忍(經濟)增速放緩的態度」。
另一方面,也出現經濟復甦的跡象。9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達到50.2,6個月首次突破50的榮枯線。以製造業為中心,部分經濟指標出現了恢復的趨勢。在消費方面,雖然房地産等耐用消費品表現低迷,但旅遊和餐飲等服務業保持良好勢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