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穩定增長了嗎?
2014/01/21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擔任著中國經濟發展的舵手。發佈GDP之前,李克強與企業經營者舉辦座談會,表示要減少政府干預,擴大企業發展的餘地。在推動結構改革的同時實現穩定增長,是新領導層提出的一大方針。
![]() |
在2013年,拉升GDP增長率的依然是基礎設施建設等建設和設備投資。貢獻率高達54%,超過了2012年的47%。在公共投資的支撐下,中國的經濟形勢表面呈現穩定態勢,但矛盾也愈發激化。
中國經濟面臨的矛盾還反映到了國際商品行情中。2013年12月,中國建設輸電線使用的銅的進口量比上年同月增加29%。維持了7個月連續增長。但反映企業與家庭活動的原油進口量在2013年僅比上年增加4%,增幅小於2012年的7%。
表面上穩定的中國經濟,但其中的矛盾在擴大。
新領導層把「城市化」視為擴大內需的支柱。其原本的目的是通過擴充社會保障等方式,使農村的生活水準趕上城市,從而促進個人消費。然而地方卻在一味地搞高級公寓、豪華體育館等面子工程。
依賴投資的經濟體制催生了與實體經濟脫節嚴重的資金膨脹。2013年年底的貨幣供應量約為110萬億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3.6%,規模接近名義GDP的2倍。富裕階層和企業的資金通過「影子銀行」投向房地産,在北京和上海,2013年12月的新建住宅價格比上一年同月高出了20%。
收入的增加也在放緩。GDP增長率雖然維持了與上年相同的7.7%,但城市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加比上一年減少了2.6個百分點。收入差距沒有縮小,「從投資到消費」的結構改革進展遲緩。
(大越 匡洋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